四肢百节走痛是也
中医减肥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3 次
摘要:宋金元时期的医家朱丹溪提出了“痛风”的概念,并在《丹溪心法·痛风》中将痛风定义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证”。
痹证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称之为 痹 ,并对痹的名称、病因病机、症状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素问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着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金匮要略》曰: 太阳病,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寸口脉沉而细,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汗,汗出入水中,入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隋代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总结痹证的病源和证候,在沿用仲景病名的同时,又将痹病分为历节风候、湿痹候、风湿痹候、风痹候、五体痹候等,并对各候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鉴别,大大丰富了痹证的内容。 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
唐代 王焘的《外台秘要》将之称为 白虎病 ,亦称 白虎历节 ,认为其发病时痛虎啮故名。 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朱丹溪提出了 痛风 的概念,并在《丹溪心法 痛风》中将痛风定义为 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证 。
明清时期的医家鉴于前人病名论述不一,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清代的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总结指出 痛风一证 , 石顽曰。按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 暑湿痹 的新名称。 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小儿咳嗽有痰有哪种专用药云香祛风止痛酊怎么用
肾阴虚脱发吃什么食物能补

- 上一篇: 为此很多女人吃补品做保养等等
- 下一篇 黑枸杞泡水以后营养会更高
-
岗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足三里穴拔罐具有什么保健作用
2019-07-12
-
浙江明年底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
2019-07-06
-
自制酸梅汤解渴祛暑健脾安神
2019-07-06
-
白领益吃的九种食物
2019-07-02
-
食物相克切不可忽视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