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在治未病

中医减肥  2019年12月22日  浏览:2 次

  本文导读:目前,北京市有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这是14日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年会上获悉的。 目前,北京市有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这是14日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年会上获悉的。该年会一共四天,14日一天的议程都是关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出席的除了全国各地学校校长外,还包括院士在内十余位顶级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在年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除了北京外,浙江已经出版了中医药进校园的教材。他建议,中医药文化应纳入传统文化课程中,纳入生理卫生课程中。(2月15日《北京晨报》) 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现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普及中医药知识,也能够增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提升其健康技能,对中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医药素养都有着积极意义,可以视为是在为教育补课,也是教育 治未病 的一种体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和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中医药仍然在医药领域屈指可数,独树一帜,发挥着重要的健康保障作用。 可是,很长时期以来,中医药教育教学却只存在于一些高校,对中小学生来说,中医药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更别提接受教育、提升健康技能了。没有专门的教育,缺乏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就导致一些中小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不吃早饭,暴饮暴食,喜欢吃辣食、喝冷饮,穿低腰裤,染指甲;比如熬夜玩游戏,晚睡晚起,比如上课坐姿不正确,等等。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可能影响一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不仅容易对健康造成伤害,还容易影响未来人口体质。如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无疑可以改善这种现状,对于增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技能,提升其身体素质,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仅拿一些中小学生经常早起晚睡,经常久坐,缺乏活动和锻炼来说,很容易出现近视、颈椎等疾病。掌握一些中医药知识,中小学生不仅可以矫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也可以及时矫治自己身体存在的健康问题。比如掌握了推拿按摩,当感觉到颈椎疼痛或者眼睛不舒服时,就可以适当自行解决;比如掌握了健康养生知识,就可以按时吃早餐,早睡早起、加强锻炼等。这些都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也是在 治未病 ,是对不良生活习惯的一种及时干预和矫治。 健康的生活习惯关乎一生。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中医药教育,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不容乐观,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对中小学生健康的拯救和修复。

如何进入微店
儿童流鼻血怎么处理
微信商城哪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