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春节扎堆海购中国人到底图啥

中医减肥  2020年08月10日  浏览:1 次

春节扎堆海购 中国人到底图啥?

谁是世界上在节日期间花钱最大手大脚的人?

某国内站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很显然,答案不言自明:中国人。

谁是2015年春节期间最 奇葩 的消费者?

答案也不言自明:中国人。

去日本买个马桶盖

虽说奢移品依然是中国游客海外抢购的 主流 ,近期澳元、欧元竞相贬值,去海外扫货毫无疑问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今年, 避名牌 却成为新春海外消费的一个新趋势。

节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文章《去日本抢购电饭锅 买只马桶盖》一时间红遍络。新富的中产阶级已经不满足于奢侈品消费,从日用家电到衣物、食品,一概成为抢购的对象。

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已经是流行了一阵子的 时尚 。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

马桶盖 却是今年的 新宠 。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 痛点 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 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

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可使头发更蓬松顺滑。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切肉切菜那叫一个爽。很多人买了保温杯,不锈钢真空双层保温,不沾油污。很多人买了电动牙刷,最新的一款采用了LED超声波技术,重量比德国布朗还轻。

更 奇葩 的是,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盖后,中国大陆旅客现在又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热潮,有人甚至不惜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

非理性的消费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海外奢侈品价格一般只有中国国内的1/3,中国客出国扫货很划算,洋品牌店和东道国旅游业也能从中大赚一笔。

有人说,中国人海外豪购原因主要在于国外的产品质量好,价钱便宜。但动辙以2000元左右的价格漂洋过海买马桶盖实在难以令人接受,更何况媒体报道,这种功能的马桶盖在中国早已上市。5公斤的日本大米卖上1500元人民币,合300元每公斤的价格应该用 天价 来形容。

消费行为往往不只涉及简单的货币与商品交换,它还不经意地透露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甚至是个人涵养。部分暴发户一下累积大笔财富,个人素质和精神信仰却跟不上,不知道财富存在的真正意义。

曾经有人调侃,外国人给同伴发信息,说中国 钱多人傻,速来 。这很大程度上有种歧视的成分在里面,但塑造这种印象的,正是中国人自己。

一家杂志欢呼, 收银机哗哗作响!中国人来了。 这是在为新暴发户入侵伦敦欢呼:中国盲目的时尚爱好者组成大型旅行团空降而至, 大肆购买爱马仕丝巾和迪奥表 没有他们,伦敦邦德街将变为一座鬼城。 《澳大利亚人报》这样绘声绘色地报道。

新加坡、韩国、法国 世界各国都笑迎中国旅客潮。

中国人 拯救 了世界经济,但这种消费观却诋毁了自己。

告别 会跑的钱包

1979年,北京民族文化宫12个洋模特,中国的第一场时装表演。30年前,当中国人下定决心推开窗户看世界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牌子就是皮尔 卡丹。如今,众多的品牌蜂涌而入,中国人对品牌的认知度也逐渐加深。

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

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同时,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中国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 品位 。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在一篇《奢华容易,教养很难》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教养 是一个古老和陌生的字眼,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无止的消费来遮掩教养的匮乏。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有关中国人春节期间海外消费的统计数据,但中国研究机构推算,去年中国人用于品牌消费的金额达到1060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的46%。其中,海外消费达到810亿美元。

与海外消费的热络相比,国内的消费却不尽如人意。春节期间中国国内零售额增幅逐年下降。2014年,零售额同比增长13.3%,是自200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此不难看出, 国人春节热衷境外消费 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反映出境内消费供求关系的扭曲,这对于在新常态下想方设法把巨大的消费潜力留在境内释放出来,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鞭策。

怎么判断宝宝腹泻
湘潭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