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

中药养生  2019年10月27日  浏览:2 次

  摘要:二陈汤加味。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气滞

  主证: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而润,脉沉而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方药:香棱丸加减。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2.血瘀

  主证: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

  方药:桂技茯苓丸加减。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蟅虫等。

  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

  .湿

  主证: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和,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形体畏寒,胸脘满闷,小便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而沉滑。偏热则带下色黄质粘腻,有臭味,甚则如脓,胸闷轻浮,发热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而腻,舌质红,脉弦大或滑数。

  治法:理气、化痰、消症。

  方药:二陈汤加味。制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用于子宫肌瘤属气滞血淤证。证见;月经量多,夹有大小血块,经期延长,或有腹痛,舌暗红,或边有紫点、淤斑,脉细弦或细涩。

孩子脸色发黄需要查什么
小孩眼屎多的危害
小孩儿不爱吃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