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5种情形下进行艾灸,不但没有好处,还易招致疾病~
中医新闻 2019年07月24日 浏览:6 次
摘要:饿肚子艾灸会容易出现气血紊乱,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现象。过饱进行艾灸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口渴等不适现象。此外,饮酒后、洗澡后、愤怒时也不宜进行艾灸。
p p 艾叶,《本草纲目》中说能治百病,在《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有纯阳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对人体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系统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甚至,艾灸还有美容养颜、抗衰老与的功效。 /p p 虽然艾灸任何人都可以自行操作,但是却有很多要求,不遵循艾灸规则,不仅不治病,反而招惹疾病。 /p p strong 1、有外伤的情况下不宜艾灸 /strong /p p 艾灸虽然具有解热抗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在有外伤出血的情况下,艾灸容易让伤口出血增多,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p p 另外,如果皮肤有破损,在破皮的基础上进行艾灸,很容易出血烫伤。 /p p 注意 /p p 如果艾灸后皮肤出现水泡、红疹,并不代表体内毒素太多,或排毒。很可能是由于体质不适合进行艾灸,应该立即停止,咨询医生。 /p p strong 2、在饿肚子或过饱的情况下 /strong /p p 饿肚子艾灸会容易出现气血紊乱,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现象。过饱进行艾灸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口渴等不适现象。此外,饮酒后、洗澡后、愤怒时也不宜进行艾灸。 /p p 另外,不注意时机、频率艾灸,也会导致身体疾病。因为艾灸后身体出现口渴、口干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频繁进行艾灸,则会导致阴液耗损,容易出现阳盛阴衰现象。 /p p strong 、上火的情况下 /strong /p p 艾灸一般适用于虚寒体质,如宫寒、体湿、气喘、气郁、关节痛、头晕等情况可以采用艾灸调理。 /p p 但是,艾灸有补阳气,容易耗损阴液的特性,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如果已经口干舌燥、口舌生疮、便秘、身体烦热,再进行艾灸,无异于火上浇油。 /p p strong 4、经期,出血期 /strong /p p 经期,因为女性的身体处于出血期,再进行艾灸,容易因为艾灸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作用,出现经血过多。经血过多,便会加重头晕、乏力、嗜睡等现象。甚至会引起问题。 /p p strong 5、生病的情况下 /strong /p p 高烧、、感冒、昏迷等情况时不适合用艾灸治疗,尤其是发热、风热感冒时,用艾灸会加重病情。 /p p 所以,这5种情形下,不宜进行艾灸。 /p p strong 关于艾灸频率、穴位、时间问题 /strong /p p 艾灸的频率没有严格规定,隔天一次,到5-7天一次都可以。如果只是为了保健,可以5-7天一次。时间上最好选择上午,晚上效果差,过了晚上10点不宜进行艾灸。 /p p 艾灸的穴位没有严格规定,能找准穴位最好,找不准也不影响效果。 /p p amp;nbsp; /p /p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
月经不调该怎么食疗
怎样防治老年痴呆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9个月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2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宁夏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辽宁整形美容医院排名
沈阳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
黑豆浸酒水肿臌胀
2019-07-15
-
淡豆豉的炮制方法
2019-07-07
-
云南办班交流治未病工作经验
2019-07-07
-
代煎中药喜忧参半
2019-07-06
-
幸福民生健康天津主题论坛在天津市举行
2019-07-06
-
中医针灸让你的脸快快瘦1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