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风电行业认证中国资质助力企业走出去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05日  浏览:1 次

中国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居世界前列,然而 中国资质 还未得到认可,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相应的话语权。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主要委托欧洲的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诸多壁垒。

如今,中国电科院具备了派发 国际通行证 的资质,出口的可以在国内进行检测认证,企业的检测成本大大节省。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表示,中国电科院加入MEASNET组织将有力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图为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系统研发(实验)中心。

谋求行业话语权 风电呼吁 中国资质

近日来,全国多地PM2.5爆表使 雾霾围城 再一次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的青睐。随着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中国的风电产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那时的风电项目规模小、单机容量小。90年代开始逐渐扩大了建设规模。由于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2006年之后中国的风电产业驶入了快车道,风电装机总量连续几年翻倍增长,从2007年的585万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62 6万千瓦,中国一跃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排名第一的国家。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风电行业进入 寒冬期 ,整体萎缩,低价竞争持续。中投顾问研究员任浩宁通过样本预测,2012年的综合产能闲置率(指产能过剩即生产线过剩、产品过剩、风电项目过剩)能达到50%~55%。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不含港澳台)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96万千瓦(12.96GW),同比下降 6%,市场需求已经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

在此背景下, 走出去 成了企业消化产能的重要途径。自2011年以来,我国纷纷加快开辟国际市场,加大海外投资力度。《201 年月份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1 年国内有5家企业向国外出口,已发运台数为1 9台,容量达274MW,同比增长 7%。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预计,与2012年全年出口225台(容量为4 0.45MW)相比,201 年我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量有望超过同期水平。

事实上海外风电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由于维斯塔斯等欧洲风电巨头已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风电企业想 分一杯羹 并不容易。

尽管中国风电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 中国资质 尚未得到认可,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相应的话语权。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风电产品主要委托欧洲的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找国外的检测机构检测产品非常麻烦,沟通不畅、流程长,我们把风机送出去或请国外机构人员过来检测,都需要支出很高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让公司非常被动,国外认证通常需要1年多到2年。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战略与公共关系总监侯玉菡告诉。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
丹东白癜风治疗费用
西宁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