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的六不治到底是啥意思胥荣东
中医诊断 2019年12月16日 浏览:0 次
扁鹊的“六不治”到底是啥意思?(胥荣东)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六不治”问题,近几年上争论的纷纷扬扬,许多中医黑借此攻击扁鹊乃至中医。说什么连“衣食不能适”都不给治,这叫什么医德?我们的许多中医粉好像也自觉理屈词穷,只好推出《素问五藏别论》中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来搪塞,甚至认为这六种情况不给患者治疗是有道理的。“六不治”不仅许多外行人不懂,一些中医学者也不太清楚其本来意义,比如有的学者就曾在《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03期)撰文称“病有六不治”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伦理准则。今录其摘要:“本文通过考察医学团体的形成,提出了医生行为准则的出现是这一过程的结果,论证了扁鹊的‘六不治’原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伦理准则,并认为它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些反对中医人士更是以所谓的“六不治”为口实来作为攻击中医的武器。比如上署名bangbu1996的友就曾发表《扁鹊是什么鸟?——“六不治”》的奇文,蒙蔽了许多读者,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今录全文于后: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很拽,有六种情况是不给人治病的。以前在37度医学有一位叫“九天飞鹰”的中医粉丝有“八不治”,和“六不治”一样,无非是一种个人“作派”。“六不治”被历代中医推崇研究,意外的上升为一种医学原则,在著名的笑话大全《本草纲目》里郑重收入,与“八要”“六失”地位相同。“六不治”真有什么了不起的奥义吗?我们看看。“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蛮横不讲理的人不给他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很理解扁鹊,本来医者“病道少”,谁也不能包治好,碰到个“骄恣不论于理”的主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啊,最好病人个个是小绵羊,那才好忽悠,这扁鹊不愧是骗子的祖师爷啊。无论如何,这总不是个高尚的理由。病人之蛮横不讲理固然有自身素质差的,但多与疾病相关,谁病了还心情好到哪里去呢?作为医家尤其要理解病人的“蛮横”,以诚心感动他才是真正的大医!大长今成为医女前曾给一个贵公子治病,病人的贵族父亲对长今大声呵斥,藐视已极,可谓“骄恣不论于理”者。但长今忍辱负重,硬是治好了公子的病。若是象扁鹊那样“一不治也”,长今不会成为大长今。“轻身重财,二不治也。”“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几乎是人的本性,连这也成为“不治”的理由,那么扁鹊还能治什么人呢?大约只治那些把钱不当钱的贵人了,这也难怪扁鹊流传下来的病案多是庙堂之高的贵人了。“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有没搞错?穿少了受凉感冒,吃多了消化不良,这能成为“不治”的借口?病人衣食都“适”了,还要你医生干什么?医生就是要指导他怎么去“适”嘛,病人不听话,可以联合家属、单位领导一起做工作啊,怎么能甩手不管呢?我们有不少领导干部为了革命工作而“衣食不能适”,碰到扁神医岂不糟糕,嘿嘿。“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是说阴阳不调,脏器功能紊乱的不给治。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不都是“阴阳不调”吗?又不是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碰到点难题就退缩,说到底,还不是怕担风险吗,非大医之所为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这简直是打了中医粉丝一记耳光啊,不能服药,中医不是有神奇的针灸吗?怎么就束手了呢?“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中医粉丝爱把这一条作为中医与“巫”划清界限的凭证,现在也有中医称“信西不信中者不治”。其实,大哥别笑二哥,现代中医仍然不过是巫,用五运六气推算法事后预言“非典”,正是正宗的“巫”。现代文明讲究信仰自由,医疗过程中更不得因信仰而歧视患者,就算患者是轮子,我们仍然要给他治疗。总的看来,扁鹊的“六不治”私心重动机不纯,较之“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大爱风范,有云泥之别。扁鹊似乎并不是什么好鸟。(原文发表于《新语丝》)原文作者缺乏一个正常成年人基本的判断,古汉语常识就更不用说了。首先,这段话是太史公的总结之语而非扁鹊所言:“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请注意“能使良医得蚤从事”一语,扁鹊会称自己是良医吗?这显然是司马迁的议论。其次,“不治”并非不给治疗,而是不好治或难治的意思。如果连“衣食不能适”都不给治的话,那扁鹊为何连虢太子几乎“暴蹶而死”的危证都主动要求治疗?甚至在中庶子挖苦讽刺的情况下还苦口婆心的耐心解释,因为他不忍心看到虢太子死去。如果连“骄恣不论于理”都不给治的话,他为何多次要给“骄恣不论于理”的齐桓侯治疗,不仅在齐桓侯“有疾在腠理”情况下要给他治疗,就连“有疾在血脉”和“有疾在肠胃间”的情况下,扁鹊还是要坚持给他治疗,可谓仁至义尽。直到最后疾病倒了“在骨髓”的情况下,在根本无法医治且有生命危险时才不得不离去。因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再不走就要被杀头了。在中医经典中,“治”或“不治”一类的词,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仅《黄帝内经》中“不治”或“死不治”就有67处。其意思基本上都不是“不给治”。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写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的“治”可以理解成首先的意思,“不治”有其次的意思,当然“不治”也可理解为“难治”或“不好治”。就连《黄帝内经》中“死不治”的意思也不是不给治疗,而是不好治或无法治疗之意,比如《素问阴阳别论》指出:“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其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原文说的十分明白:“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这“六不治”的六种情况都属于“重难治”的范围。很明显,“重难治”是说这六种情况出现一种就很难治,所以说“不治”是难治的意思,而不是不给治疗。从齐桓侯的病例中也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让扁鹊治疗,而不是扁鹊不给他治疗。小孩儿不让治疗可以强行治疗(也得家长同意),一个国君或诸侯王不愿意治疗,当然也就只能够“不治”了,即便如此扁鹊还是三番五次的劝说齐桓侯接受治疗,真是仁至义尽,最后实在是治不了了,而且再不走就会有生命危险才逃走。文中举三个病例,哪个是扁鹊不给治的?这只能说我们的古汉语水平滑落了,连基本的文意都搞不清楚了。也许是在外留学时间太长了,外语学得太好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多翻译几篇外文多好,何必舍长取短。所以说“不治”是“难治”、“治不好”的意思,我们再具体分析一下六不治:一、骄恣不论於理:有的人混不讲理,比如齐桓侯,大夫怎么给他治。吃药拒绝,扎针不愿意,那怎么治疗。即便是勉强治疗,因为患者不配合,疗效也不会太好。二、轻身重财:自己都不把身体当回事,请大夫不愿花钱,吃药不愿花钱,当然不好治。三、衣食不能适的意思是:穿什么都不行,穿少了冷,穿多了热,吃也是一样,吃什么都不对劲儿。这类病人寒热错杂,肠胃不好,也不太好治。四、阴阳并,脏气不定:阴阳的关系应该是“阴平阳秘”“阴阳并”是阴阳的关系混乱了,“脏气不定”就更危险了。在这里“不治”是“不能治”的意思。五、形赢不能服药:体质虚的都“不能服药”了,药物肯定不好用,古代有没有输液,这种情况一般是禁止针刺的,灸也不提倡用,当然无法治疗。在这里“不治”也是“不能治”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可以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死,不治。”又:“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六、信巫不信医:这很好理解,他根本就不信你,你怎么治,比如现在的许多中医黑。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别说中医了,就连西医也不信。此外,还有一些民国精英比如傅斯年先生就讲过“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这在本质上和“信巫不信医”没有什么区别。试想如果今天一些以批判中医为荣的一些人士,我怎么可能去给他治疗呢?我只能够“不治”。在民国时期,攻击中医是一种时髦,比如当年有一个很有名的地质学家叫丁文江,他写了一幅对子,上联是:“爬山吃肉骂中医,人老心不老”,下联是:“写字喝酒说官话,知难行亦难”。当时是个人物坐在一起就得骂几句中医,它成了一种时尚,信西医就好比穿西服打领带,而信中医就好比穿长袍马褂一样土气。今天也不例外,在某些人看来,似乎相信中医是很土的,所以个别人会以骂中医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这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小青年戴个进口蛤蟆眼镜不摘商标没有本质区别。《史记·扁鹊传》及《史记·赵简子世家》均有赵简子赐扁鹊四万亩田的记载,可见扁鹊行医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完全是自己的爱好或者说是为了患者着想,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医德之高。用私心重动机不纯的去解释“六不治”大概也只有心理阴暗的人会想得出,所谓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另外,用史学家告诫世人的语言“六不治”和“希波克拉底誓言”相比,当然会有云泥之别,因为两者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能和希波克拉底誓言相比的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当然在某些人看来,洋人的东西总是好的。一方面是西医鼻祖向诸神赌咒发誓,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诱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属的缺德事。另一方面是孙思邈自觉自愿的发大慈恻隐之心,当然有云泥之别。今粘贴于后,供各位看官欣赏。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作证,我———希波克拉底发誓:我愿以自身判断力所及,遵守这一誓约。凡教给我医术的人,我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作为终身尊重的对象及朋友,授给我医术的恩师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我一定接济他。把恩师的儿女当成我希波克拉底的兄弟姐妹;如果恩师的儿女愿意从医,我一定无条件地传授,更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我所拥有的医术,无论是能以口头表达的还是可书写的,都要传授给我的儿女,传授给恩师的儿女和发誓遵守本誓言的学生;除此三种情况外,不再传给别人。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我不得将有害的药品给予他人,也不指导他人服用有害药品,更不答应他人使用有害药物的请求。尤其不施行给妇女堕胎的手术。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因我没有治疗结石病的专长,不宜承担此项手术,有需要治疗的,我就将他介绍给治疗结石的专家。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诱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属的缺德事。在治病过程中,凡我所见所闻,不论与行医业务有否直接关系,凡我认为要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漏。我遵守以上誓言,目的在于让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赐给我生命与医术上的无上光荣;一旦我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请求天地诸神给我最严厉的惩罚!《大医精诚》: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如何建立拍卖微商城小孩中暑的症状
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 上一篇: 天气骤冷冠心病养生四小点
- 下一篇 葱花肉饼的做法大全
-
人参好坏差别大如何挑选
2019-07-16
-
刺玫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白金古榄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按摩赶走女性手脚冰凉
2019-07-05
-
棠梨枝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