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红石崖监狱教育改造精品工程亮点纷呈的
中医美容 2022年01月09日 浏览:2 次
监狱教育改造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陕西省红石岩监狱集思广益,提前动手狠抓落实,从监狱工作和服刑人员改造实际出发,经多次调研座谈,适时提出了 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打造精品 的工作思路,打造出多个拥有监狱特色的教育改造精品工程。
细雨之声润心田 启迪灵魂塑新人
被服刑人员誉为 我们自己的广播 的陕西省红石岩监狱《细雨之声》广播,多年细雨无声,泽润万物,在教育改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犯群中已经具有广泛的影响,深受服刑人员欢迎。
为了更好的发掘和推广《细语之声》广播在教育改造工作中发挥的潜移默化功能,红石岩监狱对现有广播栏目全面进行改版。在原有涉及监狱文化、心理情感、法律道德等五个栏目基础上,结合服刑人员改造生活实际,进行全新改版,增设新栏目板块1 个,包括 一封家书 、生日或亲属帮教点歌台,服刑人员改造生活问题答疑解惑等栏目。另一方面,对现有广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服刑人员生活、学习和劳动(地面)现场全覆盖、全时段滚动播出。同时,按照分类教育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定向播放不同节目。升级改造后,通过大量精心编排的广播节目对服刑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达到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感化目的。
随着工作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栏目内容的不断丰富, 细雨之声 广播得到越来越多服刑人员的支持和喜爱,每天定时收听《细雨之声》成了他们生活改造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我们服刑人员的节目 。这看似平实无华的话语,恰恰印证了红石岩监狱开办 细雨之声 广播的初衷以及 细雨之声 的寓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细雨 象征着红石岩监狱全体警察职工的教育感化,它预示着,服刑人员如同被细雨滋养着病苗一般,逐渐成长为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对社会有用之人,最终走向光明、走向新生。
培训中心重实效 文化广场架桥梁
近年来,红石崖监狱对教学楼及周边进行改造,建成了具有包罗监狱特质文化的服刑人员文化广场。服刑人员文化广场包括 服刑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和 文化娱乐广场 。
教学楼改造后,成为 服刑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建有电教室、多功能大教室、专业教室、实习(实验)室、教研室,图书室、广播室、报纸室等,力争打造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集培训、学习为一体的样板服刑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球队可以说是无力回天 通过对教学楼周边的改造,建成了 服刑人员文化娱乐广场 ,服刑人员文化广场建有文化长廊、LED电视屏及娱乐场地,还有监狱对外宣传和针对服刑人员的法律宣传、学习园地、社会广角等宣传栏。 服刑人员文化娱乐广场 不仅是服刑人员的学习、娱乐场所,而且是架设了一座监狱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艺术团体勇创新 文化建设谱新篇
多年来,红石崖监狱服刑人员文艺队由于受设施陈旧和人才稀缺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瓶颈难以突破,很难发挥文艺队在教育改造工作中寓教于乐的作用。
监狱教育改造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红石崖监狱党委重新审视了新时期监狱文艺的发展方向和作用,各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一是打破现有文艺队的局限,结合陕北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集中人力物力,打造具有时代鲜明特点,弘扬主旋律的监狱服刑人员文化艺术团体。成立服刑人员文艺协会、服刑人员书画协会、服刑人员写作协会、服刑人员体育协会四个协会。二是在体制上成立 红石岩监狱服刑人员文化艺术团 (即红石岩监狱文艺分监区),下辖4个协会(即文体分队)。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按照教育部门业务指导,监区日常管理的模式运行。
红石岩监狱服刑人员文化艺术团经过不断创新,编排了多个喜闻乐见的节目,快板、诗歌朗诵、民歌演唱、舞蹈等应有尽有。通过节目创作和表演,使文艺在教育改造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
监狱服刑人员文化艺术团以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文艺魅力和影响力,必将成为监狱监区文化建设的桥头堡。
通过开展 教育改造精品工程 创建活动,红石崖监狱充分调动广大警察职工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使监狱教育改造功能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全面,手段更加充分,方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灵活,工作更加规范,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造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 首要标准 和 11个率 得到有效落实,建构出全新的教育改造机制,使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吃辣的就闹肚子怎么办大便不规律怎么办
一喝凉的就闹肚子怎么办

-
中国2月16日海南楼市网签178套仅海口三亚
2020-09-14
-
幸福快乐中介称国庆海口楼市热销7天销量抵平时1个依依不舍
2020-06-20
-
葛细菌性叶斑病
2019-07-13
-
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2019-07-13
-
中医推荐三种美味的瘦身粥
2019-07-13
-
警惕眼圈发黑需要及时补肾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