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在京发布
中医美容 2020年07月24日 浏览:3 次
发布会现场 周茉/摄
4月7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在京发布。2012年至2016年,共成立 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12.45亿元经费,调查了102万家国有单位。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覆盖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五年间,对我国国有单位文物藏品进行了摸底调查、文物认定、信息登录等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努力,截至2016年底,全国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通过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可移动文物名录和藏品信息资源库,并逐步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
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普查工作共计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了调查。普查建立了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各级地方政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状况、收藏单位数量和行业分布,将有效助力各级政府文陈浩民携妻发喜糖 誓言不离婚(图)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普查员文物测量
新增大量重要文物
各级普查机构通过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增量主要来源于两类单位,一是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保护条件所限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登录。二是众多各行业的国有单位和宗教场所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故宫博物院新登录一批重要甲骨文物,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各类文物数万件,新疆认定2万件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文物。
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
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起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工作一年多来多次加班码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管理。
市普查实际工作
全面夯实文物基础工作
普查制定文物藏品登录规范,建立了十余项标准,文物定名、断代、计量、分类等15个核心内容首次实现全国一体化。普查期间,全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11741次,培训人员28万人次,有效促进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各文物收藏单位借力普查摸清藏品保存状况,掌握保护需求,改善保管条件,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文物部门积极为各行业各类文物收藏单位提供文物认定、保护修复等专业支持,共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能力。
初步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社会服务和共享机制
各地举办普查相关展览1901个,展出文物 5.7万件,参观总人次达到1.5亿。普查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录文物基本信息和图片,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目前各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资源信息达228万件,普查建立的上共享平台已向社会开放普查文物信息40.8万件。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刘玉珠表示,要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建立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登录制度,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创新资源利用手段,促进文物活起来。
西宁白癜风在哪里治疗汉中男科医院哪家好定西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 藩国你懂的
- 下一篇 藩国换魂人第四章除草
-
中国2月16日海南楼市网签178套仅海口三亚
2020-09-14
-
幸福快乐中介称国庆海口楼市热销7天销量抵平时1个依依不舍
2020-06-20
-
葛细菌性叶斑病
2019-07-13
-
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2019-07-13
-
中医推荐三种美味的瘦身粥
2019-07-13
-
警惕眼圈发黑需要及时补肾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