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对话微博时代文学阅读
中医美容 2020年06月29日 浏览:2 次
短短140个字的微博,正在如何改变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又是否会成为传统文学的“终结者”?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王安忆、莫言和文学评论家陈思和,在上海书展“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就此展开对话。
微博时代,全民写作走向何方?
用拇指创作、用微博交流、在140个字的范畴内传递信息、创意、喜悦、感动……亿万民正在推动一个全民微博时代的到来:有的微博字字千钧、有的微博也富有文学性。
在不少文学评论者看来,微博推动了写作的大众化,同时也引发了阅读和写作日益碎片化的担忧。
“微博虽然是一种工具,但我觉得工具有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它会改变实质。”王安忆说。
从纸笔时代的传统写作、到络文学大行其道、再到眼下“微博控”成为络热词……王安忆感到,文学正在进入一个变革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旧的形式不断解体、新的形式不断产生。
王安忆认为,“互联、微博等提供了(写作)速度的可能性,写得很快,然后就会变得粗糙……但现在还很难预料它将把大众写作引向何方。”
微博,文学价值几何?
眼下,文化名人在微博上发言往往会引起数以百万计的民围观、关注,但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却大多选择与微博保持距离。毕飞宇表示,自己至今没有使用。
对此这也加剧了外来语的泛滥。”此外,莫言还坦率讲述了自己的微博经历:“去年我被人 绑架 、开了个微博。开张几天就有数百万粉丝,最初让我有点沾沾自喜。有人告诉我,那些都是 僵尸粉 ,真正关注你的人还是那百把个人。我自己写的微博,开了一年多写了几百条,现在都忘了。”
事实上,莫言对微博的文学价值并不看好。“我经常在睡不着觉时,闭上眼想象:此刻的空中有数以千万条计的短信、微博,在不断地覆盖。上亿人在写微博,将来有谁的微博能够留下来?绝大多数微博都是写作者自娱自乐、自我膨胀的产物。”
络文学和微博写作:会诞生自己的“大师”和“经典”
“可能过了很多年之后,小说也没有人看了。”面对技术和时代变革的挑战,王安忆突发奇想。
在文具店里,被电脑取代了的传统笔记本越变越精致、唯美,王安忆觉得小说也可能变成少数人的“收藏”,脱离大众阅读的范畴。但她乐观地认为,微博时代的文学也会产生自己的“大师”。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有声电影取代默片、还是电视剧冲击电影,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问世,无不是如此。
莫言认为,写作的多样化、写作方式的多样化、写作类型的多样化、阅读类型的多样化,正在成为我们时代文学的鲜明特征。“快速变化、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没有必要去改变一共攻进了20个球。”
长期研究中国文学史的陈思和认为,络文学和微博写作,标志着又一个文学阶段的到来。“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一个从盛到衰的过程。它的规律就是:从民间兴起,被少数人精致化,然后一定会被新的民间方式代替。”
回顾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历史,古代文人以写诗歌为主流,在短短几十、上百个字里,容纳、表达所有的事实、思想、感情。长篇小说在很长时间里都属于低等文学。曹雪芹、施耐庵等人写作《红楼梦》《水浒传》,都不愿署上真实姓名,但在时间的长河中,四大小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
“包括络文学、微博写作在内,当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兴起,最初一定是全民参与,而且是会粗制滥造的。但是最终会在这个民间创作的基础上产生出精彩光辉的、最好的、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化。”陈思和预言。
(:李央)
热淋清颗粒价格桂林白癜风新余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宝宝积食食谱腹泻食疗腋下杀菌用什么牌子好
- 上一篇: 网络安全专家黑客与搜索引擎算法斗法
- 下一篇 舒城县环保局主要负责人走进政风行风新闻直
-
中国2月16日海南楼市网签178套仅海口三亚
2020-09-14
-
幸福快乐中介称国庆海口楼市热销7天销量抵平时1个依依不舍
2020-06-20
-
葛细菌性叶斑病
2019-07-13
-
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2019-07-13
-
中医推荐三种美味的瘦身粥
2019-07-13
-
警惕眼圈发黑需要及时补肾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