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回望母校靖远县第一中学吗

药膳食疗  2021年11月10日  浏览:8 次

名成八阵图 回望母校靖远县第一中学,总感到它有某种特别可贵和动人的气质。而这种感觉的滋生,和靖远一中第六任校长张克让有很大的关系。

我上中学时,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张克让,已经名满陇原教育界。我虽有幸进入靖远一中,却无缘在张克让任课的班上读书。那时他已担任行政领导职务,所以虽同在一校,却很少见面。

和张克让印象最深的一次见面是在学校的露天操场上,他讲课,我当听众。讲的主题是关于写作和文学意境方面的。这次演讲,历时两个多小时。张老师 四溢,神采飞扬,演讲中妙语连珠,引人入胜。我最早知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的论述,就是这次讲座中的收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怅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被张克让老师解析得清晰透彻,令听者回味无穷。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我们对作文、做人有了点滴感悟。我们的 就这样被点燃、梦想被放飞。

那时的张克让,既教、又研、又写,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靖远一中教研成风、文气郁郁。当时在报纸杂志上,时常能看到一中老师和学生的文章,这一度被传为美谈。可以说,张克让时代,整个靖远一中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文学气息:一些学子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一些学子对文学产生了向往,一些学子萌发了将来从事文史工作的志向……这一切,在当时那个封闭的小城里,显得弥足珍贵。

还有一次印象颇深的见面是在学校礼堂,他在台上演出,我在台下观看。那时全校搞文艺表演,多才多艺的张克让老师亲自登台表演他的拿手好戏《夫妻识字》,台上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笑得前仰后合。在那个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年代,不少学校的师生都争分夺秒在“应试”上下功夫,像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不务正业”者,确属罕见。但这样的活动,无疑给沉闷而灰色的应试求学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在以后的人生回味中,我也始终感受到温柔、美好和感动。

我常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个全社会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年代,还有像靖远一中这样的学校,在时不时地组织各类文艺活动,这正是它的不凡之处:它不仅追求知识的传授,也追求心灵的高贵和自由。当时的一中开明、开放而有个性,有宽松的发展环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不少同学多年后还深情地回忆说,在靖远一中校园散步,不仅没有那个应试年代校园里司空见惯的压抑感,甚至有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感觉。大家明白,这一切,与校长张克让的眼界、胸襟、气度、才情和人文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优秀的校长,必然会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史上打下自己深深的烙印。张克让在靖远一中奉献了 1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学校和他自身早已融为一体。是靖远一中这方肥沃的土壤成就了他;反过来,他的成就又极大地提升了靖远一中的社会影响力,给这所有68年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树起了新的精神坐标。我始终认为, 山下的靖远一中校园是世界上最美的校园之一,内心也深深被这所独具个性和魅力的学校所折服。

(:邵钰杰)

拉稀怎么回事
唐山妇科医院
银川好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