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古泰拳的基本拳法

中药养生  2019年09月12日  浏览:5 次

  最先采用 徒手式 比武,后渐改用以皮条裹拳,称为 拳甲 式,稍后发展成为 缠麻式 ,即以粗麻缠缚拳腕,便拳面更为坚固和粗糙。杀伤力更大。缠麻式拳头,数百年来,一直是泰拳的代表形象,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引进西方的拳击手套,称之为 穿套式 。为泰拳日后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古代泰拳的拳法与招式,是后辈拳坛人士根据史料记载及走访南北众多名师逐渐整理而成。许多的招式在现代泰拳擂台比赛中已不复存在。盖因现代泰拳更注重于力量型及简练实用的打法。对技术复杂伪招式逐渐放弃不用,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古泰拳的基本技击动作共有十二式,其泰文译名及解释如下:

  (1)捆腕 双臂平胸交旋势

  (2)抡拳 拳成先后交换上落势

  ( )按耳 提留护面侧

  (4)拦格 手自外内拨

  (5)斜挡 抬拳斜上格

  (6)高提掩 双臂轮流高抬

  (7)戴冠 曲臂上提时前冲

  (8)双并肘 两肘齐架敌腿

  (9)踢臀 侧举足后弹势

  (10)耍膝 双膝连上提

  (11)献莲 俯首前触势

  (12)回踢 回旋后摆腿

  戒备姿势或称 拳桩 。身略偏向敌,双拳先后高与肩平,形如弓箭,两足微曲并立。擅右击为主者左拳在前右掌在后,按左击为主者则反之。

  泰拳的马步名 三官步 ,所谓马步,就是 拳桩 连同步法的整体运行。基本拳步为八方移动步法,循罗盘方位所向的进退及侧移步法。

  三宫步是由于其步型为斜三角,活动时亦常沿着三角形路线为进退基本图样。此技可说是泰拳技击的精华,进可攻退可守,万变不出其中。在实际运用时,三宫步法有甚独特的技法,以适应环境和形势的需求:

  点滴步:跷足欲进,提膝作上下掩护的步式.动作轻巧自然,与虚步同。

  盖步:用点滴步迷惑对方时,虚悬之足下放,或前或后.更能旋身出招。

  易势:利用脚步的移动,突然改变方向,是出奇惑敌化其攻击的移步法。

  三宫步的单吊马式,看似虚浮,实则泰拳精妙独到之处。此式可政可守,敌方攻来时,可施踹脚踏敌前脚遏止其进攻、复后腿击之,曰 制军 。若主动进攻,虚足可以蹬敌丹田,随以拳或腿连续攻击,谓之 冲杀 。更重要的特点是三宫步发动时,可使精神与气劲合一增强信念。泰国传统神话就有将三宫步描绘为拍蓝降魔神技。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调理
微信小程序登入平台
孩子脸色发黄需要查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