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红楼梦讲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成王兴衰史
中药养生 2020年07月24日 浏览:3 次
摘要:红楼梦讲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成王兴衰史,昔日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大贵族,转眼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平日里挥金如土、暴殄天物转眼风雨萧条、家破人亡。这本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上至皇室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以上欺下,把个社会丑陋现实演绎的“精彩纷呈”,贪赃枉法暴露无遗,这就加剧了封建家族灭亡的必然性。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纵观全书,实乃一本百科全书,智慧通达,经、史、子、集尚有涉足。融儒、道、佛三家学说于内,涉及医学、生物学、科学等众多学科,古往今来红学爱好者甚多,红学热风靡全球,有关红楼梦的论文、文章佳作亦是数不胜数,吾不敢与之相提并论,只是抒心中所想,最初看红楼梦并不是故事先吸引的我,是源于开卷第一回里面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二十个字却紧紧的把我的心套住了,随即引发一连串的疑问。怎么个荒唐法?有多少辛酸泪?为谁痴?痴于谁?,想到这,不免想要马上读完此书,想要解读一下这其中到底是何味道。
喜欢里面那种文绉绉的说话的方式,虽无满口之乎者也,却也别有韵味。作者痴,读者更痴,细细读来了解到这其中暗藏着一段凄切缠绵的爱情故事。相传三生石畔有一株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机缘巧合得到了神瑛侍者的倾心照料,细心灌溉,感激不尽,后听说这神瑛侍者要下凡造历幻缘,这绛珠草为报恩,带着两罐泪水下凡了,因此有还泪一说,试问:能有多少泪珠儿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不是辛酸泪又是什么?注定是一场悲剧。
红楼梦讲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成王兴衰史,昔日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大贵族,转眼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平日里挥金如土、暴殄天物转眼风雨萧条、家破人亡。这本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上至皇室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以上欺下,把个社会丑陋现实演绎的“精彩纷呈”,贪赃枉法暴露无遗,这就加剧了封建家族灭亡的必然性。
观园姐妹各具特色,元春贤孝才德被加封贤德妃,贾府正是有她才得以有显要的地位,殊不知一朝在君侧,这贤德妃也有她的心酸苦泪,她居住在一个见不得人的地方,后宫斗争历来残酷激烈,此书没有提及,但可想而知这贤德妃是卷入了这场可怕的厮杀的,弹指芳华、容颜枯骨,这贤德妃突然死于急症令人不得不怀疑,观其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也许她是这场虎兕斗争的牺牲品,荣华富贵又如何?显要地位又如何?到头来一切都是一场空,一场梦,可怜的元春却白白为此丢了性命。这迎春性格软弱怕事,遇事只知退让,任人欺辱,连自己手下的丫鬟都不敢苛责半句,老实无能,观园姐妹独她胸无点墨,却也不思进取,不知虚心像其他姐妹学习,婚姻大事也不知争取,可怜如花似玉一姑娘白活了一世。这探春精明能干,堪比王熙凤,性格开朗大方,虽是女儿身却有自己的一番理想抱负,遇事有主见,年少的她接管大观园,众人歧视她少不更事,又是庶出身份低微,可她却让众人心服口服,把大观园管理的井井有条,为贾府省了大笔开支,因此府中人人称赞她的聪明才智。只可惜这么一个有才华、有政治头脑的姑娘最终却是涕泣江边望。这惜春性格冷漠孤僻,对丫鬟甚是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决绝的赶走没有过错的丫鬟入画,心冷嘴冷,目睹三姐妹凄惨命运,有地位的、没地位的、精明能干的、软弱无能的,都难逃厄运,遂对她的信念造成冲击,悲观厌世,最终勘破红尘,悟道出家,独卧青灯古佛旁,孤独一生。可怜观园四姐妹,度其一生,原应叹息。
究竟是谁让众多家族人类哭泣,却原来是自导自演的悲剧。对贾府中的人物我是持质疑态度的,贾珍、贾蓉父子虚有其表,生在贵族家庭却不遵守应有的礼教规矩,一味的放荡成性、骄奢淫逸、酒色财气均已沾足。试问这样的纨绔子弟又怎能继承祖业,更别奢望能光耀门楣了。贾琏又是一个风流成性的浪荡公子哥,家有剽妻,却依然朝三暮四,夜夜笙歌,把个可怜尤二姐吞金而逝,人人都说尤二姐的死王熙凤难咎其责,在我看来这罪魁祸首却是那个家族,那个负心汉。薛蟠,提起这个人物可谓又气又恨,令人哭笑不得,他自恃家大业大蛮横无理,无恶不作,尽干些不可饶恕的勾当,在红楼梦开头薛蟠打死冯渊夺取香菱已经是害了一条人命,而那个家族势力金钱地位却让他平安无事,他怎能从中吸取教训只是变本加厉罢了。以致后来仅仅因为口角打死一名店小二,被捕入狱这也是罪有应得,他这种人就该在牢里反省一辈子亦或是一命偿一命,可作者却还是让薛蟠得以出狱,这足以说明那个时代不公平、不公正、贪官污吏、腐败走私的现象特别严重,社会是给那些有钱有势的大贵族奴隶的,是不会给凡夫俗子留活命的,薛蟠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见证,害人害已。
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万花丛中一点红”的贾宝玉。宝玉这个人物也不是十大恶极,只因从小生在女儿从中,把那男儿刚正不阿、铮铮铁骨的的气节消失殆尽。养成那“痴、顽、呆、轻”的习性。他最喜与女儿嬉戏,痴痴呆呆的。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骨子里倾慕女儿纯洁美好的形象,鄙弃男儿肮脏污浊的身躯,一生只渴望与女儿们一处玩耍便是人生最大的志向。他离经叛道、鄙弃功名、对于贾政套在他身上的枷锁,他不屑一顾,不思进取,痛恨仕途经济,敢于冲破牢笼,向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挑战。但同时他也是个多情才子,一生只痴情于他的林妹妹,对林妹妹那是千般体贴、万般呵护,虽是阆苑仙葩,但终究是空劳牵挂意难平。
红楼梦中最令人心疼的当数黛玉、宝钗。黛玉,这个颇为人推崇赞扬的女性。大多赞扬她的才气,满腹经纶、文思敏捷、弹琴论诗,有着浓郁的诗人气质,她有着绝美的容颜,国色天姿、冰雪聪明,只是为人太过心细、敏感、生性孤傲,说话尖酸刻薄,偏一张嘴得理不饶人,比起宝钗的落落大方,她却是自愧弗如。黛玉的性格太过消极,终日以泪洗面,再加上能吃饭时便吃药,偏把个柔弱的身体弄的瘦骨嶙峋风吹便倒。她的才华是毋容置疑的,耐心教导香菱学诗亦可见其知识底蕴之深厚,其技法之独特。为人坦率真诚,待她的丫鬟或是香菱都是极好的,观这节吾亦知:诗乃起承转合,重在意境,“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家”意境若好便可不注重平仄。黛玉骨子里有着叛逆精神,偷偷看禁书《西厢记》,羡慕里面的情真意切,她不劝宝玉求取功名,可以看出她鄙弃世俗功名。她有着痴情的叛逆性格这就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一生痴情于宝玉,一边洞房花烛,一边却香消玉损、含恨归西。
对于薛宝钗历来是众说纷坛、争论不休。有人说她品格端芳、容貌丰美,有人却说她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有人说她随分从时,行为豁达,可有人却说她工于心计,深于城府;有人说她聪慧娴雅、博学多才,可有人却说她无情自私、功利现实。在我看来这温文尔雅的女子最终也难逃厄运,她是被那个时代那个封建制度,那个门见等级所害,她的确是位难得的女子,虽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祖训,但却博古通今,知之甚多,为人也是极好的,对于黛玉的冷嘲热讽不但不予计较,反而倾心相帮,黛玉看禁书,她像一个大姐姐一样苦心开导,为其熬药,常年陪伴,黛玉终是被姐姐的善举感动,这怎能不说她是一位豁达善良的姑娘呢?在大观园中也许她亦不想阿谀奉承,但她自幼北京 高平均工资 同经济结构特点相关习得的教育,她渴望家族其乐融融,她是在奉献自己为大家争取和平欢乐,可又有谁懂得她的苦衷呢?大家看到的是她处世圆滑,她若是不那样怎能博得众人认可吗?也许她也是为了生存,也许这一切都是那个封建制度害的。她是一个很本分的女子,渴望生活一马平川也渴望自己的夫君能考取功名,金榜题名,这并不是她世俗而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大多数妻子的观念。是那个封建等级制度造就了她淑女的完美典范,是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把她变成一个世俗现实的功利主义者,于她又有什么过错呢?可怜冰清玉洁、秀外惠中、学贯古今的奇女子最终却是金簪雪里埋。
妙玉,对于这个女子却是捉摸不透的,她本出家之人就该清心寡欲、抄念诵经可她偏尘缘未了,对宝玉情有独钟,这个“槛外人”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摆布,因为她早已不是“槛外人”。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共 0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就作者写出此文的可以看出对红楼梦是非常熟悉了,鄙人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者,对于作者对一些人的看法也是认可的。但是,薛蟠后面的遭遇和结局只是高鹗妄改。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句话可以看出,最后想要有沐皇恩,延世泽是不可能的了。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整本书就是一种荒唐和难以理解的痴。红楼梦能够经久不衰,并且形成了罕见的红学不是偶然的。曹老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血泪,谁能解其中味?对元春死亡的看法颇为有自己的主见,也许,这残本红楼梦还有许多人会前赴后继的去研究,希望发扬光大红学的旨意。问好作者,【 何太痴】【江山部精品推荐016092 04】
1楼文友: 0 :12: 7 其实,我一定程度上并不认可高鹗的续书,至少我觉得他续的有些糟心。就宝玉和宝钗婚礼那节而言,高鹗就该死。前面八十回中,贾母分明已经认可了黛玉嫁给宝玉,写到后来居然就变了。而且,后面的延世,沐皇恩也是不可原谅的。再到后面,还兰桂齐芳,这更加荒诞了。就算贾宝玉有遗腹子,那么如何能叫 贾桂 呢?高鹗在续书中严重偏离了曹老的原笔原意,甚至连回数都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1楼文友: 1 :01:21 所言在理,前八十回贾母的确有意想要将黛玉许配宝玉,在续书中记得有一段记载的是贾母的内心独白,她拿黛玉和宝玉相比,宝玉自然于她更重要,再加上黛玉身子骨越发虚弱也难比宝钗识大体,宝钗无疑更能辅助宝玉,经过一番思想较量贾母更倾心于宝钗做孙儿媳,再言续书写他二人婚礼一节也许是想坐实 金玉良缘 是缘亦是劫,突显宝钗 金簪雪里埋 的悲剧,至于 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似乎不能彻底反映家族的衰亡,更像是一个兴衰轮回,但贾府早已家破人亡,贾母死了,宝玉出家了,众多人物已逝隐约透露出一丝 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的悲凉,至于宝玉遗腹子贾桂本人觉得纯属无稽之谈,就像文友说的,既是遗腹子按族谱何不取草字辈令人匪夷所思,感谢文友的,颇有所获,谢谢,问好!
2楼文友: 14:24:52 可以说在五十七回的时候,紫鹃骗宝玉,黛玉要回苏州那时候宝玉闹得不可开交。还大病一场,此番一闹连王夫人都揪心。只能暗暗认可黛玉嫁给宝玉。在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中,宝玉拿到金麒麟,贾母当时就不在意所谓的金玉良姻。细读第二十九回可以发现,贾母的态度坚决,宝玉的婚姻是自己做作。在那一节中,宝钗还生气了,足以见得宝钗读出了贾母的心思。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2楼文友: 01:52:25 文友看书甚似仔细吖,好多情节我都忘了,惭愧,宝钗读出了贾母的心思,奈何众人向贾母力荐宝钗,只有宝钗能顶替王熙凤的位置掌管大观园,只有宝钗能辅助宝玉考取功名,儿女婚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宝钗是一个传统孝顺的姑娘,薛姨妈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她就算千般不愿也无可奈何。
楼文友: 11: 0:48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熙凤并不喜欢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这样对自己的地位无疑是一种威胁,而且再观林黛玉一副对世俗漠不关心的样子。所以,在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便开玩笑让林黛玉做她们家的媳妇。金玉良姻可以说是薛姨妈和王夫人提出来的,其中的利益无异于对她们才是最大的。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 楼文友: 12: 5:16 文友所言在理,在我看来宝钗亦是家族联姻的牺牲品,王夫人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当初能做贾母的儿媳可见其必是蕙质兰心,精明能干之人,她对下人甚是无情,逼死金钏,赶走晴雯,决绝冷漠,毫无半点怜悯之心,她把自己的侄女嫁给贾链,是一场家族联姻,王熙凤是怎样的人物,机关算尽,阴险狡诈,只有这样天资聪颖的人才能帮她巩固她在贾府的地位,所以轮到她挑选儿媳时必定是会选宝钗这样的人物。
4楼文友: 17:48:02 恭喜得精品.......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4楼文友: 18:12:25 谢谢你
5楼文友: 1 :17:06 果真是一本红楼,看出千万个世界来,我看不懂前后的不同,也分不清这一本书不同之处,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看,我觉得十分通顺。黛玉身子弱,别说见惯了大场面的贾母,就是我,也绝不可能让儿子娶一个病秧子啊!
宝玉爱的,并非真的是女子,我总觉得大园子里的女子代表的是各种追求。一个人,虽一颗心,但是所喜欢的所追求的是更具复古情怀。 AS-BCN希望和您一起享受巴塞罗那的柔情很多的,黛玉是宝玉最想追求的一种理想,但是不切实际,而宝钗是现实。就像现在,小孩子天性各异,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很少由着他们,而是将他们往现实里赶。哈哈,一时兴起,随口胡诌,有怪莫怪 冷暖自知
回复5楼文友: 14:26: 5 不会呀,文友所言合情合理呀,就像文友所说宝玉爱的也许并非真女子,那只是他的一种追求罢了,也许他爱的是那股清香的气息、那颗超凡脱俗的心,他的性格、欲望决定了他的追求,观园女子性格迥异各有千秋,她们有着诗和远方却被现实击败,遍体鳞伤。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却不切实际,现实是常情是真理,人能不向真理低头而去追求虚幻缥缈的东西吗?事实是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放弃不该放弃的,追求世俗的利益、世俗的方向,为了生存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世俗化,或多或少只是程度深浅罢了。个人看法 嘿嘿 感谢文友到访 诚挚问好!
6楼文友: 20: 0: 2 精彩的文字,问好,感谢对江南的支持,祝创作愉快!
回复6楼文友: 21:25:48 谢谢社长
7楼文友: 20: 1:04 恭喜摘得精品,期待精彩多多,江南有你更加精彩!
回复7楼文友: 21:24:11 江南你我相约相守,不离不弃。
8楼文友: 12:49:04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回复8楼文友: 1 :24:17 感谢文友的到访 互相学习 你好
9楼文友: 22:47:20 拜读!欣赏!学习!
回复9楼文友: 20:49:1 互相学习,一起努力,加油!
临汾治疗白癜风医院灰指甲反复长怎么办宝宝积食自己会好吗
- 上一篇: 藩国坐在站台的人在等车
- 下一篇 藩国普列汉诺夫之死揭秘
-
冰雪旅游调查中国60的冰雪度假者不到34
2020-07-09
-
三个让你变美丽的回春妙方
2019-07-13
-
这些喝水陋习你中了几个
2019-07-11
-
遏制青少年肥胖势头
2019-07-07
-
健康面对面乡村行启动
2019-07-07
-
自我按摩防止耳聋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