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文章不长
中药养生 2020年07月23日 浏览:4 次
文章不长,但曲意密源,信息丰富又理路简明,实学为底且多有诗学之启悟,由此拓展的视野和例证给近 0年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原标题:《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暨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在南宁召开
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现场
获奖作家李丹梦、王秀涛、郜元宝、王彬彬、李建军、黄伟林(从左至右)
11月24日,《南方文坛》联合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南宁举办“2018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暨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广西文联书记、主席白志繁,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批评家、作家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颁奖仪式由《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主持。
白志繁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此次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更好凝聚全国批评新力量,同时也为广西青年评论家搭建成长的高端平台,进一步催生广西文艺批评人才的成长和成熟。据介绍,《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已经坚持18年之久,由于此奖项的公正公开,尤其是注重扶掖青年新锐,被业界称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奖项”。在本年度的评选中,王彬彬的《高晓声的鱼水情》、李建军的《徙倚乎伟大与庸陋之间——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文学思想》、郜元宝的《身份转换与概念变迁——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漫议》、王秀涛的《第一次文代会的几则提案》、黄伟林的《秦似的成名及其杂文写作》、李丹梦的《“穷人”的脸面、知识与革命——王实味论》从17篇候选论文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
在随后进行的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叙事文学”展开讨论。郭运德提到,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两大困惑,一是信息和知识的无限膨胀,二是信息选择极度的贫乏。我们在面临很多选择和辨别时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困惑,在这种精神困惑下,如何去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文学包括批评怎么给社会传达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知识不是常识的堆砌和转达,而是经过作家理解、消化、吸收之后,在内心中起过化学反应的知识之光、智慧之光和真理之光,它传达给读者的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转化的智慧的折射。论坛上,作家、批评家王彬彬、李建军、郜元宝、李洱、东西、黄咏梅、李丹梦、李宏伟、王秀涛、杨帆、黄德海、马兵、金赫楠、项静、方岩、徐勇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七届客座研究员申霞艳、黄灯、木叶、刘江凯、刘芳坤、李松睿等分别围绕相关话题发表了看法。广西师大文学院教授黄伟林、中山大学教授郭冰茹主持研讨。
全体合影
附:《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及评语
《高晓声的鱼水情》(王彬彬 2018年第1期)
本文是一篇视角独特、精妙深厚的一种特色作家论。从高晓声小说常见意象入手,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但两人只是通过视频和照片认识现出一种沉潜、专注和灵性飞动的暗喜,论述平缓自然,却分明给了我们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爱感和哀感,更有关于作家以及批评家所能与之知心交互的微妙而博大的情感天地。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与阐释高晓声作品提供了新的可能。
《徙倚乎伟大与庸陋之间——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文学思想》(李建军 2018年第 期)
本文对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思想的总结和分析,是一篇有真工夫有见地的宏文。有关陀氏的“分裂”,并非新见,但是在连通历史与时代因素考察的方法之下,关于“分裂”的永恒困境及其带来的巨型而正大的精神追索与文学构筑力量的认识,使得本文确实堪称超越一般研究、面向本质性核心性疑难并深究成理的学术硕果,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颇多借鉴意义。
《身份转换与概念变迁——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漫议》郜元宝(2018年第2期)
论文考察了近 0年来“中国作家”身份的多重变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概念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大的疆域。文章不长,但曲意密源,信息丰富又理路简明,实学为底且多有诗学之启悟,由此拓展的视野和例证给近 0年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第一次文代会的几则提案》(王秀涛 2018年第1期)
本文的历史叙述,不同于琐碎的报角拾零,而是关乎文学史的背景和实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文中可见许多重大而又微妙的史事与思路调整的迹象,可见共和国文艺界的设制、规约的最初范型以及后来文人文事的诸多引子式走向的端倪。既见微知著,又从容不迫地展现作者的历史情怀。本文资料爬梳的扎实功夫和良好学风,值得在青年学者中大力提倡。
《秦似的成名及其杂文写作》(黄伟林 2018年第1期)
论文系统评述了秦似的杂文创作,也更新了秦似研究。材料扎实,使用谨慎得体,既丝丝入扣、又有较强的说理性。本文把本土名家推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图,有重新发现秦似的文学史意义,更是对秦似诞辰100周年一份郑重的敬礼,颇具学术价值。
《“穷人”的脸面、知识与革命——王实味论》(李丹梦 2018年第1期)
这是一篇独特而有意味的论文。作者从地方人格与脸面交际的角度切入,独辟蹊径地分析王实味的创作心理,阐述了王实味悲剧的性格因素,刷新了以往注重政治历史的套路。论文以材料为基础,与时空相勾连,通过仔细爬梳、比对和分析,使文章深入翔实,见解新颖独到,文字周详通达,入情入理。
(:王怡婷)
手足多汗有危害吗宫颈炎吃什么药好佛山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 上一篇: 藩国成仙真难一百一十九章最后一任看守者
- 下一篇 藩国唤起前中年人群的青春怀旧
-
冰雪旅游调查中国60的冰雪度假者不到34
2020-07-09
-
三个让你变美丽的回春妙方
2019-07-13
-
这些喝水陋习你中了几个
2019-07-11
-
遏制青少年肥胖势头
2019-07-07
-
健康面对面乡村行启动
2019-07-07
-
自我按摩防止耳聋1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