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着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

中药养生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2 次

摘要:着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体逐渐变得寒凉,阳气越来越虚弱,让病邪有了可乘之机,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疾病。所以人体需要及时扶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阳气足了,体内的病寒自然往外跑! 进入三伏天开启高温模式

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

没有空调的地方

个个都是 湿人

此刻的你是否只想在空调房静静躺着

叹冷气,连着WiFi,再来点冰镇的西瓜...

等等~

难道你没听说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错过还得等一年!

那么到底哪些属于冬病呢?

冬病 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气较重,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为什么要夏治?

夏治 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就像军队正在苦战之时,迎来了援军相助,自然能势如破竹,大胜敌军。

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千年以来中医认为在三伏天期间天地之间的阳气会引出人体内的阳气,使人体的阳气达到一年的顶峰,此时人体气血充盈、毛孔大开,在特定穴位进行艾灸并结合膳食可大补阳气,功效可抵平日数倍。

话说三伏天马上要到了,对于有平时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寒湿性病症(如鼻炎、、久咳等...)的人来说此时养疗是最佳时机,每年坚持三伏天扶阳调理,可到达延年益寿、百病不生的效果。来,让我们就在这个夏天一起提升阳气,赶走湿寒和各种疾病吧!

2017 三伏扶阳时间表

初伏时间:7月12日 7月21日

中伏时间:7月22日 8月10日

末伏时间:8月11日 8月20日

末伏加强时间:8月21日 8月 0日

三伏补一天=平时补一月,这是您【扶阳充电逆转体质】重要时机......

三伏灸不能少的利器 中药艾条,让你三伏灸事半功倍!

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药性强!

食物补益法

1、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古代学者认为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 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 去火 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4、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 阴阳五行 、 天人一体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虽用食物能补益

但有时候元阳难复

艾灸绝对是个不能替代的办法!

三伏天 灸疗

三伏天 灸疗 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 天人相应 、 冬病夏治 、 春夏养阳 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三伏天艾灸可以

1、解暑,祛湿,祛寒,降火。

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 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 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2、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延年益寿。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 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4、修心养性,也是最有收效时机。

从因果的角度讲,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依赖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 事业障病,冤亲债主病。

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人体是小乾坤,清净的身心与天地感通。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防病、又能强健身心,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

点一支艾灸,好好的享受一番,尤其适合三伏天补足阳气、冬病夏治。

常见病症艾灸穴位补充知识

俗话常说: 人活一口气。 而这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阳气。阳气就是能量,就是中医里面说的 气 。如果人体没有阳气,就没有了生命活力。

随着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体逐渐变得寒凉,阳气越来越虚弱,让病邪有了可乘之机,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疾病。所以人体需要及时扶阳!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体阳气足了,体内的病寒自然往外跑!

如何扶阳呢?

1、适当多晒太阳(天阳)

2、艾灸(地阳)

艾有纯阳之气,手持一根上等艾条或灸贴,可以给人体直接提供能量。即便不懂中医理疗,也可以通过艾灸来自助解决问题。

大道至简灸 神阙 有一个穴位内通十二经脉,联系五脏六腑,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纽,全身所有穴位的总汇集!有 能治百病 的美称!这就是肚脐!全身唯一肉眼可见的穴位,穴名叫 神阙 。

自助艾条灸两大口诀:

口诀一: 哪不舒服灸哪里,哪里灸了哪舒服!

如果身上有明显的疼痛、绷紧、酸胀不舒服的感觉(如头、肩颈、腰背、胃部、膝盖等地方),还有跌打扭伤、痔疮、湿疹等等,都可以直接对不舒服的部位进行温灸,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舒缓!

口诀二:日常保健有七处,大道至简灸 神阙 。

日常保健有七处

1.头/颈/肺部不适:大椎;

2.虚火失眠心火旺:涌泉

.脾胃消化要动力:中脘;

4.泌尿生殖男女科:八髎;

5.情绪压力需舒缓:膻中(亦可指腹按揉);

6.能量补给命门火:命门;

7.身体长寿穴:足三里;

日常保健,每次1~2个穴位,每个穴位灸分钟左右可以了,最后在脚底的涌泉灸 ~5分钟即可 收工 。

灸肚脐最佳的灸感是灸到肚子里有暖流流动的感觉,或肚子像暖水袋般暖和舒服;时间则不限。一句话,只要你有条件就多灸,15分钟、半小时、一两小时都可以。

更多灸法见艾条内赠送的灸法说明和穴位图

问:什么时候可以艾灸?

答:早上5点,到晚上10: 0前都可以灸。

【灸后注意事项】

灸处红晕消退前不能吹风、沾水,受凉。所以要用衣服、围巾保护好灸处。

(因为灸过之后,这地方毛孔打开,就好像一个房子打开了门户,要么室内的寒气湿气病气往外排,要么外面的寒气湿气往屋里灌。)

薏辛除湿止痛胶囊( 华)散寒除湿,活血止痛;鸿茅药酒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千山活血膏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三者联合用药,内服外贴,借助三伏时令旺盛的自然阳气、人体阳气,加之药物的滋补之阳,“三阳”相加,疏散寒邪,补益正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效改善各种风湿关节疼痛。

静脉曲张是否能治好
济宁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用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