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疏堵结合的反腐样本值得学习

中医新闻  2022年02月20日  浏览:4 次

尽管古巴队今非昔比 月27日,武汉市纪委通报了11起典型案例,17人受到处分。据悉,2016年春节期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借助科技手段强化对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春节期间的公车私用问题。

公车私用问题一直是公权滥用的一种代表现象,逢年过节必发禁令,元旦、春节之前,武汉市委、市纪委发信号、打招呼、明纪律,可以说,反 四风 态度之坚决。然而,少数党员干部仍然不收敛、不知止,我行我素,顶风违纪,频频触碰 。

公车私用在春节期间集中表现,表明公车私用积习难改。其实,无论是制度层面的 针锋相对 ,还是落实措施的 睚眦必究 ,不乏关于遏制 公车私用 的顶层设计。但制度力量在实践中失效,究其原因,在于配套的制度建设得不到刚性的执行。在笔者看来, 疏结合 反腐才能标本兼治。

众所周知,公车私用一直饱受社会诟病,加强公车私用的预防、监督,严查公车私用案例、严惩相关人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公车私用到底如何全方位监督?却一直理不清,到底该怎么处罚?也不曾道得明。

武汉市,通过 60度监督,让反腐不再是有所局限的 ,而是老百姓看得见、参与得了的旁观者清;通过严格问责,不仅处理当事人,还问责领导,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官员不再心存侥幸,而是不敢为所欲为。这种强化治 堵 ,杜绝公车私用处罚 橡皮筋现象 的做法,是值得肯定与借鉴的。但与此同时,制度发力还要靠观念的疏导与改变。

意识决定行为, 堵 还要 梳 。时下,在反 公车私用 的实践中, 不想改 不愿改 等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反腐时常遭遇 梗阻 。一些领导干部,把改进作风当成了 手电筒 ,照别人不照自己,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党员干部对上级精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既得利益,不愿主动进行切割。思想不改变,一旦约束不给力,制度就成了空谈。

当看到,心存侥幸的心理已然不凑效,畸轻畸重的处理结果显然不合时宜。面对频发的公车私用,从观念上扭转不以为意的态度,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在问责上作出相对明确、统一的处罚规定,疏堵结合反腐定能不打折。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能治好吗
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
西安男科医院排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