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别让暑湿困住你的脾!收藏吧 年年夏天都能翻出来看看~~~

中医新闻  2019年07月12日  浏览:7 次

摘要:炎夏虽然暑热难耐,但中医强调顺其自然,出汗恰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如果刻意贪凉减少正常的排汗,反而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同时,适当运动可以增进脾的运化功能,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有利人体安度“长夏”。 中医为您支招防暑祛湿健脾

湿邪伤脾

暑天更应保护脾阳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 脾的特点是喜干燥,怕湿浊。当湿邪之气侵犯人体后,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则会进而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因此暑天重在健脾化湿、养护脾阳。呵护脾阳的要点在于避免过度贪凉,包括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

健脾祛湿之法

摩脾经揉板门捏脊摩胃脘

摩脾经

在暑热天气容易出现没有胃口、饮食无规律等现象,此时可以按摩手上的一个穴位 脾经:在拇指第一指间关节靠近指尖的指腹部位,顺时针轻轻旋转磨动此穴位200- 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

揉板门

在手掌大鱼际的正中间有一个穴位叫板门,揉板门也是一个消食健脾的好方法。

捏脊

在脊柱两侧由下向上依次捏动,捏起皮肤往上依次捻动,捻动三下以后轻轻往上提一下,捏脊三到五遍后往往脊柱两侧就会轻微发红就可以了。

摩腹

特别是胃脘部,轻轻地摩动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温热即可帮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法

炎炎夏日加之闷热潮湿,人体多感觉粘滞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贪凉,即使满身大汗也毫不忌讳吹空调。容易受风和感受暑热之气的部位是人体背部的上1/ ,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

具体操作方法: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 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到8下,不必强求出痧,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背部刮痧能够帮助预防中暑,也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后的热症。

藿香佩兰带茶饮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常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等。

佩兰,性味是辛,平。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等。

功效

中医认为,芳香祛秽,故芳香类中药多能化湿行气,藿香和佩兰非常具有代表性。藿香和佩兰一起使用有解表、行气、祛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功效。

用法用量

代茶饮,藿香8g,佩兰6g。

祛湿要穴阴陵泉

按摩

取穴法:正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时,在小腿内侧骨(胫骨)向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即为阴陵泉穴。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50下,每日早晚各一次。

艾灸方法:五年陈艾条悬灸此处5-10分钟。

功效:阴陵泉是祛湿要穴,按摩或艾灸此穴具有清利湿热,通经,缓解腹胀、膝痛等不舒服的感觉。

最后,中医专家提醒,炎夏虽然暑热难耐,但中医强调顺其自然,出汗恰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如果刻意贪凉减少正常的排汗,反而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同时,适当运动可以增进脾的运化功能,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有利人体安度 长夏 。

祛风逐湿,舒筋活络,行血止痛。用于风湿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引起的关节肿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步履艰难;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灯盏花药业选哪家

热淋清颗粒的功效怎么样

风湿病的形成原因

宝宝健脾食谱
小孩吃什么健脾胃
小孩健脾胃的食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