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糖价大涨迫使今年夏季等下游产品辟新径
偏方秘方 2020年09月18日 浏览:2 次
糖价大涨迫使今年夏季饮料等下游产品辟新径
就在人们盯住油价、金价和房价的时候,被忽略已久的糖也开始了涨价。上午了解到,制糖季以来,国内食糖供应一直趋紧环比下降21.5%,食糖价格已从去年的每吨3600元,涨至每吨5000多元。有业内人士分析,糖的涨价并没有像燃油、房子等那样受人关注,是因为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支出比例并不大,但实际上,因为原材料糖的涨价,导致今年夏季,冰激凌、饮料、糖果等下游产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上午在几家超市看到,无糖或低糖饮料份额越来越大,比如乌龙茶和茉莉清茶都有无糖、低糖型的,无糖型饮料中除了纯净水、维C外,就是茶提取成分。在琳琅满目的饮料、冰激凌中,发现,单纯以白砂糖来增加甜度的不多见Suzy过五关斩六将得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大多是在白砂糖之外,成分表内还有葡萄糖、葡萄糖浆、玉米糖浆或甜蜜素等成分,特别是香芋、香草类甜味高的雪糕制品。而在超市门口的货架上,木糖醇的口香糖非常引人注目。销售人员说,这种不含糖的口香糖卖得很好。还发现,和糖密切相关的饮料、冷饮类产品今年价格都比较高。比如某品牌一种275克的巧克力冰激凌价格高达16元,以往同重量产品只要10元不到。 一家大卖场的食品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前一阵子,糖及相关产品就出现过一轮涨价。以白砂糖为例,由于生产厂家上游提价,超市方面也被迫把产品零售价提高了几个点,现在一袋350克的加钙白砂糖,价格要到4.3元。他认为糖价上涨会逼得下游企业涨价,但涨价又会影响市场,怎么办,一些企业就开始采取主动应对措施,积极开发新品种,这便是为什么近来无糖低糖产品会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那么食糖消费替代品安全吗?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胡秋辉教授上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这类替代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健康功能性甜味素,如果糖、木糖醇、蛋白糖等;另一类为甜蜜素、安赛蜜等等化学合成替代品。如果是由正规厂家生产,它们都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添加。据悉,食糖消费替代品,基本上用很少的量就可以达到与蔗糖一样的甜度,风味也差不多。例如现在一般饮料里蔗糖含量是9%左右,如果是用甜味剂,量就会小得多。胡教授还透露,功能性甜味剂不经过人体糖代谢,无热量,消费者选择它们无须担心,糖尿病人有的也可以食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现在这些替代品价格还是很高,甚至达到食糖的两倍,所以现在还有很多食品要是增加甜味的话,其实只是减少一半蔗糖使用量,另一半采用甜味剂代替。(薛蓓刘璞)
普洱白癜风医院收费高吗耳鼻喉科荆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 管理厦门率先下调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8亿元
- 下一篇 管理出租车被警方征用报警后有人逃走
-
切尔西要卖天王给巴萨阿布钦点放行筹钱引援
2020-08-13
-
咳嗽气喘可以吃哪些水果
2019-07-15
-
水浒全传话中医
2019-07-13
-
针灸减肥如何解决顽固性肥胖
2019-07-13
-
树微笑服务品牌
2019-07-12
-
传承中医药不靠申遗靠创新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