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看过多份理赔报告告诉你保险怎么买物业

中药常识  2022年01月02日  浏览:1 次

看过多份理赔报告告诉你保险怎么买

看过多份理赔报告告诉你保险怎么买

这几天,我披星戴月替大家读了20多份大大小小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报心得。

简保君觉得最让人心惊的一点,是重疾的发生年龄,比我们想象中,要早得多。

根据瑞泰人寿的理赔报告,重疾发生的平均年龄为38岁:

百年人寿的报告中,平均年龄为39岁。

如果说平均年龄,还有被平均的问题,那么根据阳光人寿,重疾出险年龄集中在31岁-60岁,正是我们家庭最重的阶段:

同方全球人寿的重疾理赔数据,也大致类似,30岁-49岁间重疾理赔的占比,超过60%。

具体数据就不一一列举了,各家差不太多。

实事求是,这个数据和投保人的年龄有关,相对发病率更高的老人,可能因为当初并没买保险,自然也谈不上理赔;分子小了

,占比也不会高。

但结合过往数据,现在的重疾发生率的确有年轻化的趋势,足够给我们敲个警钟了。

无论如何,多爱惜身体,给自己买足够的保障,很有必要。

大部分人的重疾保额,都不够

保额,是简保君想聊的第二个问题。

从理赔报告看,大部分人的重疾保额,都不够。

给大家看组数据:

-太平洋(601099)寿险的重疾平均理赔金额是4.39万

-阳光人寿36%的投保人,重疾保额不到5万,还有22%在5万-10万之间

抓住机会与国家队高手较量一下 -泰康人寿的重疾赔付,件均7万

-百年人寿的重疾件均赔付11万...

简保君一直说,买重疾,30万打底,最好能买到50万,有能力的,还可以买的更高。

但现实是,很多人买保险,保费都花在了返还和理财的功能上,实际保障的额度很低。

另一方面,大病的治疗费用又高居不下。

分享一个三大高发重疾的平均治疗和康复费用数据:

真要是出事了,保险公司就赔了三、五万块钱,你说这点钱,够干啥?

简保君也想再啰嗦一遍,买保险,当下的保额充足很重要。如果预算不够,买50万保到70岁,也比25万保终身强。

只靠医保,是不够的

第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只靠医保报销,肯定是不够的。

根据百年人寿的理赔报告,有一半客户在发生医疗费用时,医保报销的比例低于50%:

从医保本身的定位来看,它的主要目标是普惠,让尽可能多的人的享受医疗保障。

一旦参与门槛降低,自然会在保障力度上有很多限制,否则成本将难以负担。

从转移医疗费用风险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我们补充商业医疗险和重疾险,去弥补医保范围的不足。

这几种重疾,更高发

各家的理赔报告里,发病率最高的前三类重疾,基本都是恶性肿瘤,以及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

在恶性肿瘤里,甲状腺癌是不少保险公司占比最高的病种。

除了甲状腺癌外,肝癌、肺癌和肠癌是男性的高发重疾;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

我们在平时体检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早进行预防和筛查。

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体检科普,里面有一部分讲了如何做癌症筛查:

另外,多家理赔报告的数据显示,疾病身故的概率,远远高于意外导致的身故,除了意外险,寿险也很有必要。

几乎每家的理赔报告中,都提到了电子/线上理赔。

尤其是小额的理赔,很多公司支持线上提交资料,快速审核,当天或者隔天就能到账。

一些主打互联业务的保险公司,移动端的理赔处理占比甚至超过了50%,理赔速度也相当快捷,甚至是以小时计。

从效率和成本角度考虑,未来保险服务的电子化和化,是个大趋势。

很多朋友在选保险的时候,会很担心互联保险不靠谱,理赔麻烦。其实互联只是一个渠道和工具,哪怕是传统的线下渠道产品,也无法避免后续服务化的浪潮。

咱们还是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需求和产品匹配上。

调理肠道吃酸奶有用吗
一出差就闹肚子怎么办
小孩子总是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