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喝中药不苦的秘方
中药常识 2019年09月06日 浏览:3 次
摘要:很多朋友都知道中药去病根,但由于受不了中药的“苦”,不少人就会放弃中医治疗。其实,从煎药服药的角度分析,要想喝中药“不苦”是有秘方的。下面就教你喝中药“不苦”的窍门。
黄金时间 服药
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的 黄金时期 分别在上午的8 10点钟和下午的2 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放凉后再喝
人体内的温度为 6.2℃ 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 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加快服药速度
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适当多喝温开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正确添加 佐料
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例如,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
今天介绍的喝中药窍门,可以帮你最大程度的降低中药的苦涩感,但中医讲究 良药苦口 ,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克服苦味,也不要随意加糖,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药效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宝宝积食吃什么消化不良门店销售提升方案
右背心痛酸痛是什么原因

- 上一篇: 经常换头像的心理剖析戳中你的内心了吗
- 下一篇 熟羊肉怎么做汤
-
斯台普斯号王生涯首次挂不叫科比说了不算
2020-07-09
-
小婆婆纳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3
-
灵香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何首乌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草乌的炮制方法
2019-07-07
-
高档野菜土人参栽培技术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