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本品甘淡渗利

中药常识  2020年01月07日  浏览:2 次

摘要: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泄。入心、胃经,清心胃之火而除烦,为治热病烦渴及火炎口疮之要药;入小肠经,清利小肠而利尿,为治心火尿赤与热淋所常用。 淡竹叶的故事

相传,建安十九年,曹操独揽大权,在朝中威势日甚,此时刘备已取得了汉中,羽毛渐丰,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发兵声讨曹操。先锋即是张飞与马超。兵分二路,张飞一路兵马到巴西城后,即与曹操派来的大将张郃相遇。张郃智勇双全,筑寨拒敌。猛张飞急攻不下后,便指使军士在阵前骂阵。张郃不理,在山寨上多置擂木炮石,坚守不战,并大吹大擂饮酒,直气得张飞七窍生烟,口舌生疮,众兵士也多因骂阵而热病烦渴。

诸葛亮闻知后,便派人送来了50瓮佳酿,并嘱咐张飞依计而行。酒抬到了阵前,张飞吩咐军士们席地而坐,打开酒瓮大碗饮酒,自己更是把瓮大饮。有细作报上山寨,张郃登高一看,果然如此,恶恨恨地骂道: 张飞欺我太甚! 传令当夜下山劫寨,结果遭到惨败。原来张飞使的是一条 诱敌之计 ,他们白天在阵前喝的不是什么 佳酿美酒 ,而是孔明遣人送来的一种汤 淡竹叶汤,既诱张郃上当,又为张飞和众军士们解火治病.

清热泻火药 淡竹叶(又名碎骨子)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泄。入心、胃经,清心胃之火而除烦,为治热病烦渴及火炎口疮之要药;入小肠经,清利小肠而利尿,为治心火尿赤与热淋所常用。

功效应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性状鉴别

本品长25~7。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 .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主治病证

(1)热病烦渴。

(2)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 )水肿,热淋,湿热黄疽。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清利,故脾胃虚寒及者不宜服。

淡竹叶的妙用

1、淡竹叶治预防中暑:

淡竹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2、治发热心烦口渴:

淡竹叶克,水煎服。

、治口舌糜烂:

鲜淡竹叶 0克,车茶草15克,甘草 克,水煎服。

4、治火热、牙龈溃烂:

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 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5、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

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治小儿水痘:

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7、预防麻疹:

淡竹叶12克,夏枯草 0克,钱葱(马蹄)克,水煎当茶饮。

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

心脏病能吃维生素D吗
儿童小便黄
宝宝吃什么治积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