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中国男子看房泄露个人信息频遭电话骚扰

中药方剂  2020年09月14日  浏览:2 次

男子看房泄露个人信息频遭骚扰

红长沙8月20日讯( 吴庠)“您好,我是某某装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公司,最近我们公司针对您购买的楼盘有很大的折扣优惠”、“请问您是住某小区的业主吧,我们根据小区的户型特点,设计出了多种阳台封闭方案,请抓紧时间过来挑选”、“我某某家具公司,最近上了一批当前最流行的家具,欢迎前来选购”……

前段时间,长沙友陈先生在河西看了几家楼盘,不料这房子没买成,家装推销却接踵而至。刚开始,他还有耐心向对方解释不需要,但一个月下来这类“骚扰”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与生活。

困扰

看房后频遭家装骚扰

随后,他在红《百姓呼声》栏目发帖反映此事,引起了不少友共鸣。友们纷纷跟帖留言,讲叙各自被骚扰的遭遇。大家发现,在出现骚扰之前,都去过楼盘看过房或买过房,并在现场登记过个人信息。

曾在四方坪某楼盘购房的潘先生跟帖称,自从他收房后,家装类的和短信就一直不断,前后有十几家装修公司打来,如果在中拒绝得不干脆、彻底,很快同一家装公司又会不停地打。

“收房后,就一个接着一个来。”另一位友张女士称,不仅白天打,有时候夜里睡觉还会接到短信,不断的骚扰让她感到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每次接都要看看,一见陌生就不想接。”

质疑

开发商被质疑是泄密主渠道

号码究竟是怎么泄密的?发帖人陈先生对此很是疑惑,一次一家装公司打给他时,“我气愤地问他是从那来的,对方回答是出钱买来的,而且是从开发商手里买到的。”

质问之下,对方说出了被泄露的原因,“你们在看房、买房时,大都留下了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楼盘工作人员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就成了一份家装客户资料,然后再出售给各个家装公司。”

此说法也得到了一业内人士的证实:开发商出售看房、购房客户个人信息,这一现象的确在房地产行业较为普遍,“有的是房地产公司行为,也有的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律师

维权将遭遇取证难的尴尬

个人信息就这样在悄然间成为交易的商品,而本人大多却毫不知情。这种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合法?这种“暗地”交易有没有法律约束?

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方文斌称,这种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属违法行为。2009年2月28日公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到8月5日在北京进行展映,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方律师称,上述法规虽严禁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但追责对象只列出了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未明确把房地产涵括进去,“另外取证难是最大的问题,公民登记个人信息的渠道有多种,包括银行开户、办理通讯业务都会登记个人信息。若单单认定是房地产商泄露,那将会面临取证难的尴尬。”

提醒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那友在购房时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方文斌律师建议,首先看房时应谨慎登记个人真实信息。如果遇到中意的楼盘,可以主动向对方索取联系方式,这样既可以随时了解该楼盘的销售信息,又避免了个人信息外泄。

“如果是购房必须登记个人信息,可以要求对方书面保证不外泄。”方律师表示,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个人应有保护意识,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人利用给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葫芦岛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先声药业上市
新生儿可以贴丁桂儿脐贴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