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藩国席慕蓉作家才不是文学史的细枝末节

中药方剂  2020年07月20日  浏览:2 次

席慕蓉:作家才不是文学史的“细枝末节” 腾讯文化张中江 当作家席慕蓉与张晓风同时亮相,会是怎样的情形?大陆读者难以见到的这一幕,17日出现在台北书展上。两位作家在谈话中也表达了对文学与阅读环境变化的担忧。

作为华语文学界的两位重要作家,席慕蓉和张晓风的作品可谓风靡一时,很多人的青春时代都曾经读过他们的书。当天下午,两人同时出现在台北国际书展现场,与好朋友尔雅出版社负责人隐地一起回顾尔雅成立四十年以及台湾文学走过的心路历程。言语间,对台湾未来文学与阅读环境颇为忧心。

隐地:年轻时希望台湾每一条街道都有书店

尔雅出版社是台湾出版纯文学的知名出版社,但进入到络时代,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目前尔雅发行量缩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隐地回忆说,年轻时创立尔雅,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希望好书永远不会绝版,作家可以一直领稿费。第二是希望台湾每一条街道上都能有一家书店。然而事与愿违,现在台湾 60个乡镇中三分之二都没有任何的书店,尔雅的一些好书也面临绝版。

席慕蓉:文学史写作者不应 本末倒置

席慕蓉的诗曾经风靡一时,影响了华语世界很多青少年这架飞机就是一次飞行实验,她的诗集屡屡创下销售奇迹。但学术界对她评价一向充满争议,甚至以 席慕蓉现象 展开讨论。当天席慕蓉表示自己很 敬佩部分文学史作者 ,她指出, 文学史的主体就应该是那些写作者,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将作者视为 细枝末节 。写《巨流河》的齐邦媛老师是 细枝末节 吗?绝对不是。

她举例说,隐地的《遗忘与被忘》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写到1949年已经开始写作的作家时,对作家充满敬意。书写完后还 瞻前顾后 ,看由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负责注册管理是否忘了哪些人, 这才是写文学史基本的态度 。

张晓风:未来还有没有人愿意阅读

读者数量同样众多的张晓风当天回忆说, 我们一起经过那个有点限制的年代,那时反而是很团结的。我们要一起对抗那个隐藏的世界。 现在在台北,有些时候还能看到从前看过的东西,想起文坛那么多朋友曾经一起打拼。这令她感到时间是可以延续的。

不过她对纸质图书出版的现状也表示了担忧, 齐邦媛老师出书的时候有个要求是 永不下架 。这是个很可怕的保证。首先出版社不能倒闭,可是有谁知道未来世界是怎样?是不是还有人对阅读感兴趣,是不是还有人留恋纸本?我们都在业务缩减中生存, 永不下架 真的是很奢侈的愿望。

中暑症状
焦作男科医院
小儿积食是怎么引起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