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释义吃完藕藕节不要扔掉啊这可是个宝
中药方剂 2019年11月27日 浏览:3 次
摘要:《本草汇言》:藕节,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药也。邢元壁曰,《日华子》治产后血闷腹胀,捣汁,和热童便饮,有效,盖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时珍方治咳血、唾血、区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证,入四生钦、调营汤户,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味甘、涩,性平。归肝、肺、胃经。能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炮制方法
1、藕节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藕节炭:取净藕节,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内部黄褐色或棕褐色。
性味
甘涩,平。
①《日华子本草》: 冷。
②《纲目》: 涩,平,无毒。
③《本草汇言》: 味苦涩,气平,无毒。
④《纲目拾遗》: 藕节粉: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
归肝、肺、胃经。
功效
收敛止血,化瘀。
主治
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相关配伍
1、内损吐血:飞罗面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医学集成》)
2、大便下血: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二钱,日二服。(《全幼心鉴》)
、凡肺痨咯血者,藕节可与白及配伍,以敛肺止血;
4、若卒暴吐血,藕节可与荷蒂同用,以加强止血之功;
5、凡虚寒性崩漏者,藕节可与艾叶、炮姜等相佐,以温经止血;
6、凡血热尿血的,藕节可与小蓟、蒲黄、白茅根并施,以凉血止血。
7、凡血热吐衄不止者,藕节可与生、大蓟相合,以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
9~15g。
复方
1、治卒暴吐血:藕节七个,荷叶顶七个。上同蜜擂细,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或研末,蜜调下。(《圣惠方》双荷散)
2、治坠马,积在胸腹,唾血无数者:用生藕节捣烂,和酒绞汁饮,随量用。(《本草汇言》)
、治鼻衄不止: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纲目》)
4、治大便下血: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二钱,日二服。(《全幼心鉴》)
5、藕节治小便热淋:生藕节、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盏,入蜜温服。(《纲目》)
6、藕节治眼热赤痛:取莲藕一个,连节,以绿豆入满其中空处,水数碗,煎至半碗,连藕食之。(《岭南采药录》)
7、藕节治冻脚裂坼:蒸熟藕节捣烂涂之。(《纲目》)
8、藕节治上焦热:藕节、梨汁各半盏,和服。(《简便单方》)
9、藕节治麦芒及尘土并物入眼不出:藕节一截,洗净捣烂,以帛子裹于眼上,挹取汁,落眼中。(《普济方》)
禁忌
忌铁器。由于藕性偏凉,故不宜过早食用藕节。一般产后1~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淤。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消瘀血,解热毒。
2、《本草求真》:藕节味涩。同生地汁童便。善止一切吐衄血症。忌铁。
、《本草从新》:解热毒,消瘀血,疗产后血闷。
4、《本草汇言》:藕节,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药也。邢元壁曰,《日华子》治产后血闷,捣汁,和热童便饮,有效,盖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时珍方治咳血、唾血、区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证,入四生钦、调营汤户,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
5、《医林纂要》:藕节,止吐、舰、淋、痢诸血证。甘能补氏咸能软坚去疯,涩能敛散固精,又取其通而有节也。
6、《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7、《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主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8、《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9、《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10、《纲目拾遗》:藕节粉: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疯级,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11、《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化学成分
藕节含天酰胺(asparagine)及鞣质、天门冬素。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小孩上火吃什么瘀血阻络是什么意思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大便干

-
做个简单的药枕来消除困意
2019-07-16
-
安徽中医学院以学科建设促发展
2019-07-15
-
山胡萝卜栽培技术
2019-07-13
-
地灵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桑叶的炮制方法
2019-07-07
-
刺榆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