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大黄治便秘煎煮过不及

中医保健  2019年08月27日  浏览:3 次

  摘要: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是中医常用的清热泻火、导滞通便药物,对肠胃积热或其他实症所引起的便秘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邻居小王近几天总感到大便干燥、不通畅,老中医仔细摸脉之后给他开了4服中药,说保证服后就好。可小王服下4服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老中医解释说,不是药不对症,而是小王对中药大黄煎煮不当造成的。

  便秘 煎煮过不及"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 / 191527 14 4.jpg" />

  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是中医常用的清热泻火、导滞通便药物,对肠胃积热或其他实症所引起的便秘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要想使大黄起到理想的通便效果,还需要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

  在煎煮汤药时,一般在其他药物煎好前分钟放入大黄最为适宜。现代研究表明,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易溶于水,如果煎的时间过久,蒽甙类物质多数被破坏,而大黄中所含的收敛止泻成分―――鞣质便会溶出,不但丧失泻下作用,反而会引起便秘。小王在煎药时,将大黄和其他几味药一同煮了40多分钟,所以不但不能通便,反而使便秘加重了。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孩子流鼻血
孩子积食吃什么好呢
薏芽健脾凝胶的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