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药外敷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保健 2019年08月11日 浏览:4 次
摘要:针灸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作用,可有效改善胃脘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饮食减少等临床症状。采用针灸治疗多需要在医院进行。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采用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慢性胃炎中防治--终篇
、中药外敷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药在治疗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治疗方法非常多样。除了前面提到的治疗方法外,还有针灸、中药外敷足浴、等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
针灸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作用,可有效改善胃脘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饮食减少等临床症状。采用针灸治疗多需要在医院进行。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采用和穴位的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A艾灸:艾灸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包括脾胃虚寒证)的保健调养。主要选择足三里、中脘两个穴位进行。
B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可适用于所有慢性胃炎患者,最常用的保健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及三阴交。
对于艾灸及穴位按摩,贵在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附: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位置及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 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中脘: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为什么会得冠心病呢
怎样缓解小儿鼻塞
小便黄是肾炎吗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样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都有什么
南京治尖锐湿疣专科医院哪好南宁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好
江苏最好的医院专治白癜风

-
中国燕西台420平简欧风格装修效果图1
2020-09-15
-
幸福快乐乐虎CFGP珠海站第三回合尚宗沂登顶依依不舍
2020-06-17
-
狗枣猕猴桃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秦艽桂苓酒痹证
2019-07-15
-
绿豆绿茶蜂蜜养颜最佳拍档
2019-07-15
-
宁夏中医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启动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