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绣线菊叶附方治慢性骨髓炎

中药大全  2020年07月01日  浏览:4 次

摘要:绣线菊叶【附方】治慢性骨髓炎:绣线菊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二日换药一次,连敷三、四周。(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tunei(Planch.)Rehd.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原形态】

1.粉花绣线菊灌木,高达1.5m。枝条细长,开展,小枝近圆柱形,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有数个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1- cm,具短柔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cm,宽1- cm,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重锯齿或单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沿叶脉微具短柔毛,下面色浅或有白霜,通常沿叶脉有短柔毛。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生的直立新枝顶端,花朵密集,密被柔毛;花梗长mm;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下面微被柔毛;花直径mm;花萼外面有稀疏短柔毛;萼筒钟状,内面有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花瓣卵形至圆形,先端通常圆钝,长2.5- .5mm,宽2- mm,粉红色;雄蕊25- 0,远较花瓣长;花盘圆环形,约有10个不整齐的裂片。蓇葖果半开放。无毛或沿腹缝有稀疏柔毛,花柱顶生,萼片常直立。花期,果期月。

2.光叶绣线菊此变种较高大,叶片长圆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长cm,上面有,两面无毛,下面有白霜。复伞房花序直径cm,花粉红色,花盘不发达。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700- 000m的山坡、田野、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1.我国各地均有栽培。2.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Spiradine)A、B、C、D、F、G,绣线菊因碱(Spireine)等生物碱。

【性味】淡;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去腐生肌。主阴疽痿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敷。

【附方】治慢性炎:绣线菊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二日换药一次,连敷三、四周。(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太极集团
亮甲泡脚粉治脚气
过敏性皮炎好发部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