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跟南猴王学猴戏
药膳食疗 2019年10月12日 浏览:5 次
摘要:今年春节期间,有“南猴王”之称的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章宗义驾鹤西去,享年90岁。章宗义把中国各大戏曲中的“猴戏”推向高峰,平时在台下也会经常习练猴戏,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南猴王”得享90岁的高龄与其习练猴戏是不无关系的,因为这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华佗五禽戏中的猿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之一,其中的猿戏(有的版本也称猴戏)对应的是心,所讲的心具有两个重要的生理功能,一个是 主血脉 ,即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还有一个作用是 藏神 。这里面狭义的 神 即指人的、意识以及思维活动。
新的一年,大家养生不妨从 心 开始。因为新年冬春交替之际也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此外,不少人的精神也有待调整,大家都希望能精神焕发地迎接新年,所以这个时候最适合习练 猴戏 健身!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说, 百病生于气 。习练五禽戏中的猿戏(猴戏)之后,人会感觉心平气和,情志畅通,气血协调,情绪改善之后自然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猿戏有两个手形:猿钩和握固。
猿钩要五指撮拢,屈腕。握固者的大拇指要压在无名指指根内侧,其余四指握拢。猿钩好理解,但乍一听 握固 这个词,很多读者可能觉得陌生。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做,而且是天生就会。早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第五十五章中便已有 握固 的记载: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骨弱筋柔而握固。 这里的 赤子 指的就是婴儿。那么,婴儿是怎么握固的呢?心细的人会发现,婴儿握拳的时候大拇指永远都是向内的,即被其他手指包裹着的。这种握法在很多古籍中皆有记载,比如《道枢 众妙篇》中说 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 《诸病源侯论》则介绍的更为简单: 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 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中,除了五禽戏的 猿摘 ,易筋经的 青龙探爪势 、 卧虎扑食势 以及八段锦的 攒拳怒目增气力 等招式中均有握固的手法。
那么,这个动作到底有什么保健作用呢?晋代著名中医药养生家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便概括了这个动作的养生功效 握固守一。即身心安静,阴阳相合。中医学理论也提出 肝主握 ,经常握固有助于对肝的保健,从中医理论来说,春与肝相对应,新春伊始是养肝的好时节,所以这个时候习练这种健身运动对养肝也是很有好处的。此外,握固的时候我们的拇指与中汇的地方便是中医所指的劳宫穴,这个穴位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所以养肝宁心不妨试试握固。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猿提有心脏,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动作要领是:两手置于体前,十指撑开快速捏拢成猿钩,肩上耸,缩脖,手上提,收腹提肛,脚跟提起,头向左转,头转回,肩放松,脚跟着地,两手变掌下按至腹前,再做右势,注意动作步骤,重心上提时先提肩,再收腹提肛,脚跟提起,重心下落时,先松肩,再松腹落肛,脚跟着地,以膻中穴为中心含胸收腹,缩脖提肛两臂内夹,形成上下左右的向内合力,然后再放松还原。
猿摘对于经常感到神经紧张、精神抑郁的读者朋友有防治作用。掌变勾手是摘桃动作,勾手变握固是握桃动作,握固变掌是托桃动作。应把握的重点是:猿提动作的手型在掌、钩和握固三者之间进行变换,掌变勾手时动作要稍快。动作要领是:模拟一只猴子在树林里摘桃,退步画弧,丁步下按,上步摘果,眼先随右手,当手摆到头右侧时,转头看右前上方,臆想发现树上有颗桃,然后下蹲,向前跃步,攀树摘果,变钩速度要快,握固收回变掌捧桃左手下托,下肢动作是,左脚左后方退步,右脚收回变丁步,右脚前跨重心上移再收回变丁步。
习练猿戏除了有利于养心神和心血管系统的保健之外,由于猿戏过程中经常出现耸肩、缩脖、转头、扭腰等动作,因此对于上班族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有更多的保健作用,有助于预防颈椎病、腰椎病和腰腿痛等疾患。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狮马龙活络油副作用小孩积食怎么快速消食
宝宝积食食疗方法

-
小铜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3
-
卫生部公布乳品安全新国家标准
2019-07-13
-
瓜类蔬菜有哪些养生功效呢
2019-07-13
-
按摩治颈椎病效果如何
2019-07-11
-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手淫
2019-07-05
-
大蝎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