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谱字集成问世琴谱不再是天书覆盖
药膳食疗 2021年11月23日 浏览:2 次
寻找科学对策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问世:琴谱不再是天书 光明杜羽
减字谱 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古琴学会秘书长张子盛主编的《古琴指法谱字集成》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从北魏至近代的126种琴学文献中,梳理出1522个减字写法、1176个指法名称,并逐一加以释义,为人们亲近古琴艺术带来了便利。
既不同于西方的五线谱,也不同于常见的工尺谱,中国的古琴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被称为 减字谱 的独特记谱方法。琴谱上一个个看似汉字,一般人却无法读懂的符号,其实记录着琴曲演奏的指法、动作。解读百余部古代琴谱中保留下来的减字谱,历来是古琴爱好者、研究者面对的一道难题。
梦想解读 天书
和很多学琴者一样,1992年张子盛刚开始尝试研读古代琴谱的时候,一碰到生僻的 减字 ,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寻求答案。拥有一部专门解释这些 减字 的字典,成为他的梦想。
琴谱最早是用文字记录的,就是用纯文字描述哪个手指,在什么位置,用怎样的动作,弹拨哪一条弦。但是这种文字谱过于繁复,也就是古人说的 动越两行,未成一句 。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必然要求记谱方式走向简化。 张子盛介绍,减字谱继承了文字谱的思维轨迹,将文字谱所记录的徽位、弦数、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四项主要内容分别用简单的汉字或部分偏旁来表示,再将这些符号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方块字,这就是 减字 。
只有读懂了 减字 ,才能读懂琴谱所记述的指法,进入古琴的世界。 几千年来,古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指法、谱式,如果不能进入到这个世界,读琴谱确实就像读天书一样。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说,古代琴学派系更迭,使用的符号复杂,一种集成式的工具书对于古琴爱好者和音乐研究者来说都十分重要。
弦歌不辍
近些年,随着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张子盛愈发感觉到快捷查阅指法谱字、规范指法定义的重要性。从2012年起,在他的带领下,来自天津琴院的20余位师生分工合作,埋首故纸堆中,开启了编写《古琴指法谱字集成》的历程。
在张子盛的设想中,《古琴指法谱字集成》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读者遇到一个陌生的指法时,可以快捷方便地在这部书中找到对应指法的解释,这个解释囊括了历代琴谱、琴书的各种不同论述,并保留了原始资料的完整性。
该书副主编、青年古琴演奏家陶运成说,此书前后分组交替校对6次以上,而且在百余种琴学文献的整理过程中,常常遇到生僻字以及古书刊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脱字、衍文,为了确保文字准确,成员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古琴专业知识在上下反复讨论后,才能确定文字取舍。
作为工具书,编制一个便于读者查阅的索引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为这些似字非字的 减字 编制索引实非易事。因为电脑的字库中没有这些 减字 ,自然无法自动排序,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 精于书法的团队成员庄毓将1522个减字逐个用毛笔写出,再分别扫描制图,手工排序制成索引。
四年多来,从北京安贞桥的中国古琴学会,到天津鼓楼的七弦琴院,从山东烟台的古琴师资培训班,再到北京六里桥的中华书局,团队不论身处何处,从未停下手上的工作。多少次挑灯到天明,书稿改花了一摞又一摞。
11月6日,《古琴指法谱字集成》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张子盛实现了20多年前的梦想, 天书 不再神秘。更多的人希望,借由这部书,弦歌不辍,文化永续。
重庆牛皮癣专科医院特立帕肽注射液怎么治骨质疏松
地奥氨贝

- 上一篇: 古琴对话南音巡演启幕计划
- 下一篇 古籍修复技艺的传与承牛
-
小铜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3
-
卫生部公布乳品安全新国家标准
2019-07-13
-
瓜类蔬菜有哪些养生功效呢
2019-07-13
-
按摩治颈椎病效果如何
2019-07-11
-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手淫
2019-07-05
-
大蝎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