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p千年遗存石窟壁画上的飞天拳

药膳食疗  2020年04月30日  浏览:2 次

千年遗存石窟壁画上的飞天,在芭蕾舞剧《敦煌》中呈现出别样风情,让11.73亿观众通过央视春晚平台欣赏到中华文化的瑰丽;传说中的妙音天女活化在舞剧《唐卡》里,酥油灯舞改编的手姿舞《丝路绽放》还出现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醒狮》则把非遗项目南狮舞到了年轻人心里,纪录片、漫画书、文创产品拉近了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敦煌壁画、热贡唐卡、岭南醒狮古老非遗正以不同形式燃放着青春。观众欣喜地发现,这些国家宝藏竟都汇聚到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

纯手工狮头,全手绘港漫,舞剧IP化吸引年轻人走进剧院

伏地能蓄势,攀高敢采青,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昨晚,舞剧《醒狮》亮相十二艺节,广州歌舞剧院把非遗舞蹈带到东方艺术中心,赢得满堂彩。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有180多年历史的黎家狮出现在舞台上,狮头造型饱满,形象温和,纯手工编扎。特别是全剧核心道具白金狮头,制作工艺精致复杂,需要经过大大小小10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25年前拍摄的电影《黄飞鸿:狮王争霸》,影片中黄飞鸿手中舞动的狮头就是来自佛山黎氏传人。这一次,黎家狮第五代传人黎婉珍坐镇,为剧组制作了10几个精美狮头,每一个都是非遗传承的杰作。

2006年,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舞剧《醒狮》几乎所有的舞蹈设计都有文化出处,它把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席狮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项目作为创作元素,以深厚的岭南人文为载体,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会,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奔腾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使整部舞剧出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台上热血沸腾,台下热潮翻涌,如今,1本印刷精美的《醒狮》漫画书成了动漫圈的新宠。漫画由司达明、凌楷担任作者,香港著名漫画家周胜担负人物绘画。全书50多页,讲述了舞剧的剧情,以大幅跨版画面表现出10三行码头、西关商铺、狮王争霸、战舰驶入珠江等场景。黑线稿画风爽利震动,是用最精细的针笔来落墨,每张画稿都有过万线条。

《醒狮》充满肌肉感、气力感,跟港漫的风格非常吻合。最初我们只是斟酌把漫画情势融入节目册,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后来干脆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请来香港的创作团队一同合作,才有了这本漫画书。舞剧制作人林凯彬告诉,观众如果把舞剧和漫画结合起来欣赏,就会对剧情产生更深刻的体会,引发对舞剧二刷的冲动。

目前,《醒狮》漫画正受到追捧,手稿刚刚取得第15届金龙奖最好动漫品牌奖,还接连亮相广州动漫游戏盛典、中国(深圳)文博会。我们正尝试《醒狮》IP化,拍摄的相干纪录片也参评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林凯彬介绍,舞剧已经推出了道具狮头、狮鼓U盘、行李牌、钥匙扣、挂饰等全套文创产品。

出现艺术之美,更展现真实人性,激起直抵心灵的力量

一声炮响、义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七星旗扬扬、8面埋伏、9九打下、十足成功。舞剧《醒狮》的尾声,应和着激昂的鼓点,舞者们吼出这首粤语民谣改编的《成功歌》,许多观众眼里出现泪花。此时此刻,古老的非遗传承不仅活在舞台上,也顺着剧情故事走进观众心里。舞剧以醒为神、以狮为形,故事源起三元里反侵略斗争的史实,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有大学生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早些年学到三元里抗英这段历史,没觉得如此血肉淋漓,现在回头看看是痛心疾首。

醒狮不仅代表了南粤大地的本土文化,更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品格。一方面,今天的年轻人看到祖国强盛,对中华突起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广东醒狮源于岭南,是当地人众所周知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地域性,也很有仪式感。当身旁的熟悉事物以艺术的情势呈现在眼前,观众很容易产生共鸣。编剧罗丽说:两种情绪交织到一起,《醒狮》就在年轻人心里扎下了根。

不管《醒狮》还是《敦煌》《唐卡》都没有在舞台上堆砌非遗元素,而是在呈现艺术之美的同时更展示了真实的人性。《醒狮》把时代背景设定在1841年的三元里人们抗英,芭蕾舞剧《敦煌》则把千年遗存与一代代敦煌人的故事融于一体。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者用足尖谱绘着一幅生发于心的传世画卷,也用足尖燃起1盏守望信心的不熄心灯。不同于《醒狮》《敦煌》基于真实事件或人物的创作,《唐卡》虚构了三生三世唐卡艺人的故事,他们以生命作画,虔诚并执着地传承宏扬唐卡绘画艺术。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舞蹈语汇,观众了解到唐卡制作过程,也体悟了深邃的藏文化主题。觉醒和演变、信仰与坚守、纯净的心灵,当人性中的美好绽放在舞台,古

成都著名牛皮癣医院
南京治疗宫颈炎方法
成都九龙医院网上预约挂号
友情链接